不安于室(1 / 2)

婚姻潜规则 中跃中 3429 字 2013-08-28

关于这场官司的最新进展情况是这样的:1998年5月,法院一审判决原告胜诉,但被告(开发商)不服,上诉到了中院。到目前为止,中院还没有裁定下来。有传闻说开发公司给中院做了很多工作,市政府有关部门也倾向于开发公司,因为假如开发公司败诉了,全市至少还有几万户居民会揭杆而起,与他们的房屋开发商对薄公堂,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听了这些传闻,情绪都很低落,对打赢这场官司普遍信心不足。有的原告甚至公开表示后悔,说狼没套着,又多赔去了一个孩子。是啊,为了打这场官司,花去的精力不说,仅律师费、诉讼费、测量费等等加在一起每户人家就过了4位数。这事不说也罢。

2不安于室

一眨眼,我们已经在马家湾住了4年了。我想说的是,虽然马家湾的环境卫生不太理想,面积还短斤少两,但凭良心说,比起原来黄泥南路的“水牢”,不知要好到哪里去了。至少你可以关起门来,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没事别往外面瞅就是了。假如你嫌窗下的臭气熏人,就再把窗户关关紧,轻易不要打开它。你想想,你的房子才一千元钱一平方,我们都知道一等价钱一等货的道理,你能要求它好到哪里去呢?

1999年的时候,在我们这个江南小城市,理想地段的房价在2500元/平方左右。中等的在1600元上下。听说省城南京的房价正好是我们的一倍,也就是说,在南京的理想地段,7万元钱也许只能买一间厨房,或者一间厕所。这样一想,你大概就会心平气和多了。

问题是我的妻子孙燕就不这么想。也许是她天天上下班,对“环境”接触比较多的缘故吧(我在大学里做教书匠,不用坐班,一个星期才出去两三次),加上她有个业余爱好,即喜欢上别人家的“新房”去参观,一边参观,一边自然就会在心里拿自己家的房子去和它比较,就像男人喜欢拿他每遇见的一个女人去和自己的妻子比较一样。这样比较的结果,喜新厌旧的本能便无疑被加倍地激发出来。

“不安于室”,又眼高手低,真是要命啊,胃口大了,脾气比胃口还要大,这样下去不吵架才怪呢!但除了吵吵架,生生气,又没有任何其他的实际收获,真是要命啊!房子这东西又比不得人,你厌弃一个旧人,看上了一个新人,你还可以离了旧人去和新人结合,可是假如你看中了一套新房子,你又怎么去和它结合?

真是要命啊,所以说,人这东西在房子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不值一提呢。也许这就是我们家房子越换越好,吵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的原因。

前面说过,几天前,为房子的事,我和妻子吵了一架。我还说过,我妻子身上新添了个业余爱好,即喜欢上别人家的“新房”去参观。近年来她的这个业余爱好明显有往专业爱好上发展的趋势。过去女人们大都爱逛街,哪怕累死累活地逛上一天,什么也不买,这种奇怪的爱好常常使男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针对这个现象发明了一个词:“性沟”。近年来,据说中国的女人在原有的热爱逛街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项:即“逛房”。听说什么地方正在(或正要、将要)砌房(或开盘),她们必定要成群结伙去逛上一逛,哪怕她根本不想买房。当然她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抱着一点买房(或换房)的念头去的。

自从福利分房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被取消以来,“性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房子似乎也成了女人的一种时装。

(如果有兴趣做番考证,女人的这种想法也并非毫无道理,古时有个诗人叫刘伶的,曾病酒装疯,整天赤身裸体在房子里转来转去,朋友劝他穿件裤子,以免有人进来撞见了不雅,刘伶说:天是被子屋是衣,谁叫他们钻到我裤裆里来的?……)

我妻子孙燕染上这种爱好的原因自然是想换房,她整天打着换房的旗号,上班时间跑出去看房逛房似乎就成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这样做的结果,弄得不少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又要买房子了,一见面就房子长房子短地问个不休。这且不去说它。

这天晚上孙燕很晚才回来,一看她神情异常亢奋、像刚刚被打过一针兴奋剂的样子,就知道她又看中了一套什么房子。孙燕平均每隔几天就要看中一套房子,几年累计起来她看中的房子足有一百套了,你看要命不要命。而且她每看中一套房子,就要在你耳边宣讲不休,直到你答应第二天陪她一起去看房。次数一多,我就掌握了规律,只要看见她神情一亢奋,我立马答应明天陪她去看房,省得她一晚上在你耳朵根上喋喋不休地,吵得你睡不着觉。当然我这样做,孙燕是不过瘾的,我也知道:有话憋住不说,既有损身体健康,也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这天也属于这种情况。孙燕又看中了运河路的一处房子,她不仅画出了示意图,还从开发商那里拿来了房子结构的图纸,并且说已经初步谈定了价格:1400元/平方(原价是1600),带楼阁的6楼,两室半一厅,建筑面积约88平米,另外楼阁约30平米奉送。

我一听这价格,一听这地点,兴趣就不大。现在的房子,越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