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不可思议的化学老师(1 / 3)

来到上海后,众人找到了上海犹太大富商哈同,在他的哈同花园住下。

不久后中山先生就会抵达上海,也下榻在哈同花园。

哈同对大家说“我在这边开了一家独特的餐厅,是真正的犹太风味,诸位有没有兴趣尝一尝一同赴宴的还有撮合你们议和的张謇先生。”

目前洋人的东西对国人来说非常稀罕,别管好不好吃,主要是没见过。

唐绍仪跟着袁世凯这么多年,吃了无数山珍海味,但犹太菜是真的闻所未闻,于是说“我们就冒昧品鉴品鉴。”

李谕苦笑,他们吃了就会后悔。

犹太人在饮食上的戒律多到令人发指,甚至有所谓的“洁食法律”,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都做了规定,宛如僧侣。

最著名的可能就是那条“肉类和奶制品不能一起烹饪和食用”,出处是出埃及记中的一句话,“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貌似出埃及记以及其他经文中至少出现了三次,也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犹太拉比就是犹太长老对于这条戒律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他们最喜欢的说法是,上帝认为人要有悲凉之心,没有任何动物愿意看到自己的小孩被用原本应该拿来喂小孩的奶一起烹饪。

从此延伸出了犹太人同一餐中奶类和肉类不可混吃的戒律,所以在以色列肉食的餐厅,通常不加奶的咖啡,有鲜奶成分的冰淇淋以及加奶油做成的蛋糕。

李谕反正有那么一点不理解,但这年头也不敢多评价,说多了肯定被骂不尊重别人的饮食文化。

这尚且只是最基本的。现代芝士可能会加入动物的油脂类来制作,所以芝士和肉类混合的食物在犹太人的餐桌上也很少见。

估计以色列的肯德基肯定没有安格斯牛堡。

另外,卖汉堡的店面不能卖冰淇淋,卖披萨的只能卖速食披萨之类的规定数不胜数。

当然了,就算有这么多戒律,多少还有一些能吃的食物,可犹太人的葡萄酒就实在不敢恭维了。

葡萄酒在犹太教里是指定的洁食饮料,从种葡萄开始就必须在拉比的监督之下完成,口感吗

哈同正好拿出一瓶葡萄酒,说“这瓶是纯正的犹太葡萄酒,为了适应中国,我专门找来了夜光杯,因为你们有句古诗,葡萄美酒夜光杯。喝葡萄酒要用这种杯子。”

唐绍仪说“哈同先生在中国待了这么久,已经会背古诗。”

“入乡随俗嘛”

哈同让侍者给大家分别倒了一杯。

唐绍仪讶道“这么黏稠”

严范孙说“黏稠是不是代表酒体酿造时间很长”

反正不管哪种酒,只要一提年代长,价值肯定就上去。

哈同却说“这是因为我们加入了大量浆果和蜜糖。”

严范孙疑惑道“葡萄酒加蜜糖”

唐绍仪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瞬间呆住了“这”

他眼睛瞟到旁边满脸期待的哈同,只能强行说“真是有异域风情啊。”

李谕和严范孙也喝了一口,严范孙嘴角抽了一抽,才喝咽了下去。

李谕也不太喜欢这个口味,悄悄对身边的张謇说“张兄,实在不好喝”

张謇点了点头,“难以下咽,味道难以形容。”

李谕说“据说多年前英国一位首相喝了这种酒后,对其评价是,这不像是葡萄酒,倒像是医生开的那些治疗咳嗽的药物。此时亲口尝一尝,果不其然。”

张謇说“形容得太到位了,喝酒俨然成了喝药。”

吃过几道菜后,张謇又对李谕说“疏才是难得的中立人士,我知道你与革命派以及立宪派都有所接触,你支持哪边”

李谕现在就敢说话了“毫无疑问,君主立宪是不可行的。”

张謇说“清帝又该如何处置”

李谕说“简单,退位呗。清廷专制已经二百余年,现在为什么还必须保存君主的位置况且清帝据君位两百年,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败坏至于如此。就算一个银行总办,任事十年,败坏信用,也应该辞职,何况清帝之于中国”

张謇点点头“有道理,我现在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民主应该是人人平等,满人也应该与汉人平等,咱们不对他们赶尽杀绝,但他们也不应再高人一等,大家都是国民。”

唐绍仪说“我也赞成民主。”

张謇问道“唐大人不反对民主,甚至赞成”

唐绍仪说“我早在留学时,就种下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种子。现在的问题是,通过怎样的办法才能将这种理想变成现实。”

张謇高兴道“您是北方代表,如果您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议和就能有成果”

唐绍仪说“我还可以透露一个细节,在北京时汪兆铭曾接到黄兴的电报,黄兴表示袁公如果能够赞成共和,那么就可以举袁公为总统。你们猜袁公看后怎么说他说这个大总统是无论如何不能当的,还是应该让黄兴当。袁公的话表明他并不反对中国实行共和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