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建了大约有十来年,青砖红瓦,虽然比不上四合院古朴厚重,但在院子里看着也非常漂亮了。
然而薛明珠万万没想到这房子竟然漏水了。
昨天半夜下了一场雨,薛明珠担心昨天抹的墙角和墙头,会不会被雨水冲刷掉,所以一大早夫妻俩就过来了,可没成想,夏季温度高,墙头和墙角倒是没事儿了,结果一进堂屋发现墙角那儿一堆水渍。
不用多说,是这房子漏雨了,俩人拿了盆接在下头,屋里滴滴答答的下着小雨。
薛明珠无奈道,“这可真是”
原本他们都要买票准备回湖城了,没想到又出了这档子事儿。
谢宽也是无奈,“等雨停了再说。”
俩人正说着,丁凯过来了,他也没想到这房子会漏雨,于是丁凯冒雨去邻居家借了梯子,爬上屋顶一检查,才发现屋顶那个位置有瓦片碎了,漏雨就从那儿漏下去的。
至于瓦片为什么会碎了,谁也说不好,现在只能再去买瓦片换上。
薛明珠在房间里等着,丁凯和谢宽已经出门买瓦片去了。
隔壁温家吵吵嚷嚷的,似乎温大娘再骂家里的儿媳妇,薛明珠听了一耳朵就忍不住摇头,人都有老的时候,这温大娘也不怕儿媳妇到时候再收拾她。
然而过了一会儿又听见孩子的哭声,大约是又骂了孩子。
原本以为在这住着会清净一些,没想到反而热闹非凡。
东边邻居偶尔也有动静,但却不是打骂人,只是平常说话声罢了。
等丁凯和谢宽回来将瓦片换上,屋里也就不漏雨了,丁凯又将其他地方也都检查一遍,连同厢房都检查,生怕有遗漏的地方。
隔壁温大娘站在屋檐下看着丁凯,大声道,“小伙子检查屋顶呢”
丁凯嗯了一声。
温大娘乐呵呵忍着害怕开口了,“小伙子,既然你都上去了干脆给我家也检查一下呗。”
丁凯觉得这老娘们儿在想屁吃,看都没看她一眼就从屋顶下去了。
没得到回应温大娘很不高兴,再看看墙头上的玻璃碴子,越看越心塞,她嘟囔道,“真是个没爱心的狗东西,得意什么呀。”
薛明珠站在院子这边都听见了,觉得这温大娘可真是有毛病,看来等爷爷他们搬过来后得好好叮嘱,千万不能让这家给赖上了。
谢宽看了眼天气说,“时候也不早了,走,我们吃饭去。”
丁凯也没推拒,三人便出门上锁。
谢宽到底是老首都人了,哪里有好吃的也能找的到,就在附近找了家小餐馆点了几个菜。
等菜的功夫薛明珠环视一圈这小店,面积并不是很大,就是民房改的店面,但六七张桌子坐的满满当当,如果他们再来晚一会儿估计就没的坐了。
他们才坐下没一会儿就另外有两拨人过来,都因为没有位置又离开了。
薛明珠感叹,“这生意可真好,估计不少赚。”
做吃食生意只要控制好成本是很赚钱的。
闻言谢宽和丁凯都赞同点头。
薛明珠道,“估计菜品也很好吃吧,”又问谢宽,“你来吃过吗”
结果谢宽摇头,“没有,只是路过的时候看到有人来吃,觉得应该不错,就带你们来了。”
三人点了三菜一汤,等了大约半小时,饭菜上来了,红烧肉、清蒸鱼另外一大碗猪肉炖白菜,汤是西红柿汤,量很大,馒头和米饭各上了一些。
然而尝了一口后三人沉默了。
口味真的很一般。
但就这都人来人往生意不错。
薛明珠突然觉得她如果这时候开家餐馆肯定能赚的满盆饽饽。
她知道,最迟到十月,国家会开会,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国家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了。
那时候她是不是也可以开家餐馆了
随即又叹息觉得不行,开餐馆哪怕不卖早餐起码也得干午餐和晚餐,她还得上学,根本不可能兼顾,要想做餐饮生意怎么也得等毕业的时候,按照时间她82年毕业,但却不是冬天,而是82年和78届的学生一起领取毕业证。
就算要做,那也得82年了,薛明珠有些可惜,这三四年的功夫也能赚很多钱了。
见薛明珠叹了口气,谢宽问她怎么了。
薛明珠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谢宽道,“现在环境并不允许,不是做买卖的好时候。”
“但是现在外头抓投机倒把的都少了。”薛明珠说,“政策虽然还没改但比以前宽松不少,现在处于民不举官不究,哪怕真闹到跟前,可能也是轻拿轻放。这足够表明国家在探路经济发展了,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允许个体经济的发展了。万事开头难,但一旦开了头,干了其他人不敢干的,那么获得的利润也将是丰厚的,因为走在了其他人前面。”
上辈子她活到八十年代末,又生活在省城,见到的也比其他人多一些。
八十年代各行业经济蓬勃发展,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