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文人杀人不用刀(1 / 2)

第六十二章 文人杀人不用刀

虽然锦衣卫很牛逼,牛逼到可以随意的抓捕一个权势显赫的大官,不需要任何手续,也不需要任何程序,就可以直接完成从抓捕到审讯的过程。

有明一代,锦衣卫让人闻之色变,仿佛是牛逼到了极点的象征。

但是,历史很有趣,只要你学会辩证的看,以及统计,就可以得出许多掩盖在历史之下的事实。

比如,历任锦衣卫指挥使能得善终的很少,这个,通过统计可以得知,有明一朝,唯一得到善终的,也就是嘉靖年间的指挥使陆炳,他是病死的。

其他的,最轻都是被革职回家啃老米饭,最重的,比如一代权奸历纲,最后的下场,是谋逆,抄家灭族!其他的,都不能安稳的从这个位置上下来。

主要是这个位置,容易得罪人!别看他们对付文官如杀狗,但是文官们才是有明一代最终的大波什,别说皇帝的狗锦衣卫了,连主人都被文官们整得下不了台!

清朝时,大兴文字狱,一个原因是少数民族得江山的不自信,想消灭反对思想。另一个,则是文官团体的强大,已经超过了统治者能承受的极限。

雍正此人说实话,被文人骂得最惨,但是在他手中的文字狱却最少!文字狱最盛的,却是文人们交口称赞的康乾盛世。这不能不说,文人最是无品下贱!

雍正为何被骂得最惨?因为他推行了一个政策,也就是和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相类似的政策,官绅一体纳粮!

张居正在明朝被骂得最惨,王世贞还专门写了本金瓶梅骂他,所谓的蔡太师,也就是说他了。而且武大不是卖烧饼的,而是一个县官,推行张居正政策最彻底的一个县官。

因为一条鞭法也好,官绅一体纳粮也好,损害的是文官们的利益,所以张居正成了误国的好色之徒,只会用海狗鞭助兴的大奸臣。而武大也成了头顶绿油油的三寸钉,老树皮。

这就是文人,骂人不吐脏字,骂得人从棺材里都想蹦出来。连皇帝想多收点体己钱,讨好下自己的女人,都被骂得四十年不敢上朝,更何况一般人。

对于皇帝的狗,文人们是不光骂的,而且还打!痛打落水狗,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阉人们永远没有好结局,锦衣卫指挥使也别想得善终!

文人们是打不过武官的,但是要对付武官,那是杀人不见刀,手中的笔,就是他们最大的力量!

张鸿功被放出来后,崔应元和孙云鹤以为这事就算完了,但是,这证明他们太傻太天真!

这只是开始!文官们反击的开始!

虽然武官们一直和文人不和,但是大明这两百多年,武官们被调教得差不多了,在文人的手中,武官的地位还不如他们手下的一条狗。

但是这不影响文人们指挥武官,张鸿功被放出后,马上就上奏了一份奏折,大意是说,自己深感罪孽深重,所以,为了避嫌,他申请辞职,回家待参!

有了张鸿功的带头,许多屁股下面不干净的军官们也有样学样,递上辞职书,回家待参!

这下可不得了,本来军队就不稳,当官的不干了,背后指使手下闹腾,这眼看整个边界都不稳了。

反正那个奏报是每天一份,不说多的,就是八百里加急,说蒙古有异动,边境不稳。反正这架势,就是要打大仗,蒙古人仿佛变成了成吉思汗那会,野心勃勃!

这些东西,一个是武官们的自保手段,反正有事,就闹边患出来,看谁还敢逼迫过分?

还有一个是文官们的推波助澜,文官们不仅在暗地操纵,而且也不甘寂寞的拼命上奏折!

在边地的,就说边军不稳,自己弹压不住,望朝廷想办法。

内地的,则是说边境不稳,户下百姓人心惶惶,逃亡居多,可能局势不稳。更甚者,有牵连的,则是说为表清白,挂印待参,反正现在你就别指望我了!

太原这边的也没有闲着,主事的要么说为表清白,挂印待参。要么则是和其他文人一样,开始上什么万民书,意思就一个,现在这种搞法,搞乱了军队,搞乱了官场!

像一些举人教喻什么的闲职,本来就正愁没有机会扬名,现在好了,看了这架势,还不得拼命的骂啊!

一个是法不责众,另一个,文人历来的传统,于是,锦衣卫驻地,每天都有一群太学生在门口聚集!

写大字报,骂大街,这可不是某特殊时期的专利,而是古已有之,反正在这些文人骂人不吐脏字的举动下,锦衣卫是坐不住了!

锦衣卫办事,拿人是不要手续的,拿了就拿了!结果前脚刚抓了,后脚更多的人来了,这次连秀才们都来了!而且这下他们不骂了,就是怒目抗议!

无言的抗议!一个个恨不得生吞了你,这,你怕不怕?虽说锦衣卫可以乱拿人,但那么多人,敢拿?敢碰一下他们,他们就说了,他们可是太祖说的,见官不跪!

更何况一群武官!反正,太原城的秀才们都来当街撒泼来了,敢动他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