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1 / 2)

第三十四章 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

当田尔耕两人正在表现心心相惜,翁主相得的时候,门外响起了仆人的声音:“老爷,宫中召老爷觐见!”

“来得正好,本官正准备进宫呢!”田尔耕笑笑,脸上很得意,如果是以前,他可能会忐忑不安,但现在嘛,却是信心十足。

经过简单的收拾,田尔耕就乘轿向皇宫进发,而派来传旨的小太监则是跟在轿子后,一行人经过半个时辰,就到了皇宫。

待田尔耕见到陆东源,又差不多过了两刻钟。

走进御书房,只见陆东源正专心的在描红,而边上的侍卫们则是把他当做了空气,连眼神都没有动一下,看着他们的眼神,田尔耕心中咯噔一下,他知道,得罪人了!

幕僚说得很对,这些侍卫,都是他的属下,但是,从古至今,大官不可怕,就怕身边人。比如魏忠贤,未发迹时,不过皇帝边上一阉奴,但后面为何能飞黄腾达?

“参见陛下!”田尔耕心中想法很多,但是他还是规规矩矩的见礼。

陆东源充耳不闻,继续他的描红大业,这是张国瑞按照他的要求,专门撰写出来的,陆东源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认真到,听不见田尔耕的参见。

田尔耕尴尬了,只有继续俯身做礼,不得不说,明朝的时候,可不行跪礼,一般除了早朝等场合,大家伙就鞠躬而已。如果算上朱元璋早期,那大臣们可是有座位的。

所以陆东源一直很不爽脑残清粉,清朝的人,见了皇帝要下跪,见了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更要下跪,议事早朝的时候,你就全程跪着吧。

所以鲁迅先生说国人奴性重,其实从清朝起,人家少数民族入关,当你汉族人都是奴才。别以为汉人可以称臣,满清大臣见面称奴才,但是,满清是汉人的奴才!

历史是个任人涂抹的小姑娘,史书,由胜利者书写!为何明朝被人如此诟病?其实除了明朝的几个奇葩帝王外,明朝真的没有什么让人可挑剔的。

不纳款,不议和,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这话,不是说说而已,是实打实的实行,崇祯三年,被满清围了京城,被迫议和,但最后,还不行!

议和的首义者袁崇焕,被搩刑,也就是传说中的千刀万剐,这是比较重的罪名,除了袁崇焕救援不利的因素外,这个私下协议也是他灭亡的主要原因。

公允的话,袁崇焕提出议和,本身对于大明是有好处的。虽然听起来很难听,卑躬屈膝!只是大明就是一个吊丝王朝,从不接受而已!

为何这样说,宋朝从建国起,就靠议和纳贡存在了四百年,给契丹人纳贡,后来自己原先看不起的西夏,接着是金朝。靠这个,其他朝代早灭了,宋朝最后才灭亡。

纳贡这个名声很难听,但宋朝比起明朝,那是贸易大发展,不像明朝一样,只会在农民头上打主意。这做生意的人,先期看似吃亏,但后面全赚回来了。

先不说这个文化输出,反正游牧民族遇到农耕文明,除了战斗力强,只要一学农耕文明,这就是死!五胡乱华时期,最黑暗的民族大融合时代,最后,还是汉人挺了过来。

因为汉族的威力,就是文化,封建文化!这个东西解放后被当做糟粕,但后来好多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不灭种,就靠这个文化。

一个祖宗崇拜,这是谁也不能抹煞的,其他国家为宗教打得不可开交,但中国从没为宗教发生过一次宗教战争,这就是明证!汉族,或者说,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是傲然世界的根本!

宗教对于华人来说,那就是利己主义,反正什么神都拜,什么神也不全信,再精英的人,功成名就之后,首先要大修祖宗之墓,修祠堂,这是最主要的。

这不是吹牛,像海外华人,可能已经忘了有个祖国,但是对于祖宗,那是不敢忘的。比如港灿,有人准备回大陆祭祖,结果发现回不去!

可能他爹妈对于自己儿子发表什么政治问题无所谓,但对于祭拜祖宗,那是很在意的。这是最重惩罚,你说当父母的最后会怎么对待儿子?中国人就这样,这就是向心力。

在华夏,刨人祖坟,那是最不可原谅之事,其他都好说。恩,扯远了,接着说。

陆东源一直就不是毛笔的护泵,但,他也从来不想更改,万幸的是,在五四时期,有文人提出全面西化,所谓西化,就是灭文字,毁传统,具体事例,就是像印度阿三!

这才是最大的万幸,如果真做了,当时的好多的旗手估计是后世唾骂的罪人!好些人是被日本文化给洗脑了,以为日本改文就强大了。后来韩国又去汉字化。

但现在呢?首尔又要准备改成汉城!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威力!

又扯远了,陆东源淡定的写着字,心中胡思乱想,但是手上动作不慢,越接触久了,兴趣越大(本人毛笔或者硬笔字很丑,但不影响审美),他静静的写着。

而田尔耕静静的俯身。当田尔耕感觉自己快受不了的时候,陆东源终于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