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妙计(1 / 2)

第三十三章 妙计

田尔耕,前兵部尚书田乐之孙。田乐,大明名臣,谥号襄敏,为人忠正不阿,敢于任事。巡抚甘肃时,为了防御敌人入侵,他采取“收生蕃孤立敌人”的战略。

在战备方面,田乐制定了“先定青酋,后治永酋”的方针。战后,田乐与三边总督李汶联合上《会叙西川战功疏》,为立功的将士奏请封赏。田乐也因功升任三边总督。后又晋升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并追赠三代。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松山伯,食禄一千六百石,并赐免死铁卷丹书(免十死),封一子世袭指挥同知。田乐去世后,朝廷赐祭葬,谥号襄敏。

这个老头子是个很牛逼的人物,文能抚民,武能安邦,而且做人还没污点,在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这人就是个能臣,好同事。就是各种交口称赞。

人说老子英雄儿混蛋,三代之后败光光。作为名家之后,田尔耕可没田乐老爷子那种忠正不阿,比起老爷子的风评,那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忠臣,能臣。而另一个则是奸臣,逆臣贼子!如果说人们对田乐有多爱戴,就对田尔耕有多疼恨。

和田乐一样,田尔耕这人不傻,不过人傻也混不到那么高的位置上。但这聪明全用来整人和搞歪门邪道了。

田尔耕作为魏忠贤手下的五彪之首,是魏忠贤手下最忠实,最疯狂的爪牙,死在他手里的人很多很多。

而且这人品行也有亏,本身为名人之后,结果却去跪舔魏忠贤,人称大儿田尔耕,这就让人很不耻了!阉人本来就被人看不起,不管你爬得多高,都是被人看不起的。

许多有点气节的人都不会和魏忠贤混在一起,像田尔耕这样的名家之后,那更是被人不耻。如果田乐老爷子还活着,估计会用拐杖活活的敲死。丢人大发了!

不过田尔耕没有顾忌这些,他想的,就是享受这权臣的待遇,可以说,他现在的官当得比田乐还大,已经是武将方面的第一人。

锦衣卫南镇抚使,十二卫都督,这随便一个称谓都能定人生死。而这,也是陆东源不敢直接拿下他的原因,这牵扯太多,太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也只是训斥,而田尔耕显然也感到了压力,他不知道最近魏公公抽了什么风,竟然和皇上闹僵了,本来皇上提拔几个人是多大的事,结果还叫自己出面。

“哎,这夹在中间难做啊!”田尔耕自顾在书房里叹气,感觉最近自己真是时运不顺。

自己是靠魏忠贤才能一直上位的,所以魏忠贤的话,自己不得不听,不然的话,魏公公要处理自己也是很简单的,就像被他打击处理过的人一样,要处理你,不怕没借口。

但皇帝也不能得罪啊!得罪皇上的后果,田尔耕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不像魏忠贤那样敢于和皇帝作对,这点家教渊源他还是有的,他可不想自取灭亡。

“该怎么办?”田尔耕自言自语,有点心烦意乱,他心想,我的皇上啊,如果你要提拔人,和我说一声就是了,干嘛要你亲自动手?现在可好,自己骑虎难下了。

“东翁,以学生看来,此事好解决!”只见一个幕僚模样的人在边上拱手。

“你且道来!”田尔耕其人其实还是大帅哥一个,三代出贵族,他的气质容貌本来就很不错的,一表人才,所以他待人处物比魏忠贤又好得多。

“东翁,你烦恼的,是手下这些人的提拔问题,对吧?但东翁是对这群人没意见吧?”幕僚看着田尔耕的脸色,小心的问,作为幕僚,得了解主人的想法。

田尔耕点点头,说句实话,那些人只是一群小角色,不过是些芝麻绿豆官,换平时,这等人物的升迁他根本就不会过问,手下将近五六万人,能管得过来吗?

幕僚见了,心中有底了,捋着胡须,胸有成竹的开口:“此事易尔!东翁,此事解决之道,莫过于提拔!”

“此话怎讲?”田尔耕忙追问。

“东翁你手下那么多的位置,何苦纠结于此?既然皇上认定这批人是大才,那就得重用!像十二卫这些地方,可是缺人啊,既然皇帝认可,东翁你再提拔一下又如何?”

幕僚讲完,一脸笑容的看着田尔耕,要多得意就有多得意。

一语惊醒梦中人!田尔耕拍着大腿,高声叫道:“妙!很妙!”

自己为何烦恼,就是夹在皇帝和魏公公中间难做人,但是只要自己把这些人一调任,那就什么烦恼都没了。

幕僚说得对,十二卫位置那么多,我把这些人再提一格,打发去其他卫,那就好向皇帝交代了,咱可没有忤逆,反而是按着陛下你的心意办的。

皇帝的脸面就能保存了,就不用闹得那么僵。至于魏公公那里,也好交代,我把这些人放到无关紧要的地方上,不在皇帝身边,想来魏公公就没那么大的意见了。

这可真是一箭双雕,不,三雕!那些被自己又提拔的人对自己可恨不起来了,相反要感激自己,没自己,他们怎么可能会被提拔?

妙啊,真妙!这一招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