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下的狼藉之地,一片忙碌景象。
“沙沙”
一队队,一列列的将士正在打扫战场。
“咳咳”
十来万人的规模。
除了有人被打扫战场,掀起地面上的血腥气息,掺和在沙尘中随风飘荡起来呛得咳嗽之外,没有人多嘴说话。
气氛诡异,压抑,乃至死寂。
更奇怪的是他们没有在收尸中,感触到同胞的死,带来的那种悲痛感触。
反而流露出茫然无措,了无生趣的神色。
特别是他们看着皇上一干武组合,对他们不假辞色,不屑一顾的姿态,一时之间接受不了。
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一种曾今效忠,信仰的理想,梦想颠覆三观的残酷现实。
一种生无可恋的质感。
当然,不乏一份恨意,一份仇视。
还有一份向往。
一份希冀之情。
总之,被抛弃的将士此时的心境凌乱不堪,一塌糊涂。
他们就像木偶一样,在保安队员挥手示意下,打扫战场。
即便是看见秦琼护送公主从身边走过,恍若无睹。
就像是看空气一样,透明化了。
针对这种现象,李丽质悲在心神上,感觉这是父皇的过错,父皇为什么抛弃三军将士?
这会损失人心,失去天下的?
不过这一切都是父皇侵犯浪军带来的隐患。
明知道这样,父皇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难道父皇把自己赐给浪军都是在图谋浪军的科研成果吗?
要不然,浪军为什么对自己不屑一顾,且下达驱逐令,无情的把自己赶出无量宫?
这不是真的。
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谁能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
可是,心好痛,又怎么会是假的?
李丽质三步一回头的向外走着,想着,亦泪目,泪奔的洗涮着自己心神上的苦楚,无处发泄。
她很无助,很孤寂,乃至伤痛。
以至于,她每走出一步,柔弱的身子都是一阵颤悸。
这让护在她身边的秦琼看得一阵不忍,顾不得礼法约束,伸出手扶住她的臂膀向前走着说道:“我知道你心系着浪军。
可是浪军曾今说过一句话,符合你此刻的心境。
伤痛的经历使人成长,成熟的捷径。
当然,前提是你正确理解伤痛的方向,时刻铭记。
以免好了伤疤忘了疼,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谢谢,我知道了,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
李丽质聪慧过人,立马悟出他话中的意境,诚心道谢。
何况这话出自浪军之口,似乎成了她此刻的疗伤灵药,滴滴见效。
这或许就是情到深处自然醒悟的疗效吧!
而这在秦琼看来,李丽质承受的压力不必任何人少。
首先,李丽质作为公主,在顾及皇家尊严的前提下,不能做出任何给皇家抹黑的事情。
哪怕是一句话都不能乱说。
而在公主被王浪军驱逐之际,理性的选择默认,退走。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
换做一般的公主,指不定大闹一场。
以势压人,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大闹特闹。
虽然这种方式不成体统,但是它毕竟彰显着皇家人的威仪,没人不服气。
只是王浪军除外,是个特例。
不过没人知道啊。
显然,李丽质也不一定了解王浪军的脾性,在不了解的情况选择退走,是美德,也是明智的选择。
知进退,明得失。
懂分寸,默默离开。
这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其次,李丽质这一走,也就背上了被王浪军抛弃,休妻的名声。
这无疑是一个判死刑的骂名。
对女子来说,生不如死。
而对李丽质公主来说,承受的似乎更多一些。
试问李丽质被王浪军驱逐出去,再被天下人指责,皇家人批判,何以为人自处?
说轻点,长相一般,对王浪军没有吸引力,尽给皇家丢脸。
说重点,恶语中伤,逼死为止。
但死了就一了百了吗?
显然,逼死李丽质,比李丽质活着更有用。
只因李丽质一死,就能做章,逼迫王浪军屈从,或是背上骂名,许下好处等等,掩盖李丽质的死。
毕竟皇家人讲究利益,不存在情感问题。
最后,李丽质就这么回宫,似乎走上了一条逆天改命的道路。
成则达成所愿。
败则害人害己。
这种境地,强加在一个柔弱女子身上,不敢想象。
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