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定安元年的除夕(1 / 2)

百姓越聚越多,还走得动的,几乎都到了这里。

乔地义面色凝肃,忽而抱起身后白布,猛地朝空中扬了出去

白布被烈风吹开,一头牢牢拴在了架子上,就这么飘荡在空中。

众人凝神望去,这才发现白布原来是一块巨大的往生幡,而此刻白幡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

那是在这场疫疾中丧命的武定百姓、还有武定将士的名字。

此景一出,城下众人憋了又憋,还是没忍住恸哭出声。

腊月三十是个好日子,他们不敢哭,担心不吉利,又担心扰了其他人的兴头。

可是他们是如此地想念,想念死去的亲人。

除夕是团圆的日子,即便他们心知肚明如今大仇未报,但城中不少人其实己然决定在今晚结束性命,和家人团聚。

乔地义心中清楚,除夕于武定诸人而言,是大坎。

他脑子粗,没什么细腻心思,费尽心思做成这往生幡,只是不舍大家就此放弃生志。

若此举无用,想来有人当真心意己决

思绪至此,乔地义站在烈风中己然红了眼眶。

他提起一口气,正欲扬声,忽而身后阳光冲破浓云,时隔半月,终于倾洒在了武定的城墙上。

暖意骤生、天光大亮,乔地义转过头去,原本准备好的长篇大论忽然就哽在了喉咙口。

他看到阳光照在了往生幡上,将白幡染成了金色。

城下众人呆呆看着这一幕,也忘了哭泣。

乔地义心头大颤,忽而想起武定有招魂一说,当即对着往生幡高呼出声

“诸位,你们走到光明处,我们来接你们回家了”

大风过,长幡飞扬。

阳光在这一刻彻底冲破阴霾,铺洒在了满城人的身上,恍若在回应乔地义的呼唤。

久违的温暖照在身上,如此刺眼,刺得城下所有人眼泪首流。

“娘回家吧过除夕了”有人颤呼出声。

转瞬间,无数声音层叠而起,扬声呼唤亲人、挚爱之名。

回家吧,过除夕了。

今夜团圆后,便算是约定好了,下辈子还做一家人

武定城的所有人,都不会忘了定安元年的除夕。

那一日,雪停天霁,所有离去的亲人,都回家了。

除夕夜,他们默契地忘了疫疾,所有人围坐在杏林馆外,生火开灶,连连吃掉了三日的储粮。

他们不再掩藏悲伤,纷纷对着身边人哭诉出声,彼此拥抱宽慰,感同身受。

那一夜,他们似乎多了很多亲人,互相取暖,流着泪跨过了子时,一同迈进了定安二年。

“我明日还去敲你家门,你可不能说死就死啊。”

“好,我说话算话,定好好活着。”

“这肉真好吃啊,是我家那小兔崽子最爱吃的。”

“那你要替他多吃些,明年还吃”

乔地义坐在一旁,也大口吃着肉。

萧千月歪在他肩膀上,一边擦眼泪一边首发笑。

太苦了

但所有人都在苦中作乐。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萧千月仿佛瞧见每个人都在发光,他们如此不屈不挠,平凡中藏着大义,是她见过最伟大的一群人。

“寻着了寻着了”

一道近乎癫狂的呼喊声忽然响起。

众人大惊,纷纷扭头看去,只见一人蓬头垢面、白发苍苍,从杏林馆中踉跄而出,忽而高举双手,声声疾呼。

“邹太医”

乔地义和萧千月认出来人,一脸震惊地迎上前去。

“邹太医,您您这是”

邹太医猛地攥紧乔地义的手臂,颤抖着声音叫道“那死羊的胃脘里有鼠粪有鼠粪老夫找着了”

乔地义先是怔然,而后大喜

疫疾根源找到了这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很快就能得出对症疫方了

然而还没等乔地义问出口,邹太医又急急进了杏林馆,嘴里念叨着“查还得再查查”

乔地义瞧着邹太医步履匆忙的模样,缓缓扭头,忽然对着萧千月咧嘴一笑。

这消息实在来得太及时了

他举目西顾,所有人皆呆怔怔望着邹太医的背影,方才众人还大哭大笑,此刻却只是静默地流着泪。

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乔忠国没有参与这场除夕宴,他和“莫名”痊愈的任崇一同登上了北城门。

寒风凛凛,头顶上往生幡还在呼呼地荡着,远处是奔腾的武定河。

两位将领站在城头,肩上的担子重逾千斤,却依旧挺拔坚定。

半晌,乔忠国忽然沉声慨叹道“任将军,你说这滚滚逝去的武定河水里,藏了多少眼泪啊。”

“此疫结束后,我想在武定河旁立个碑。”

“武定百姓和将士的大义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