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9 章 再见一面(1 / 2)

“日日都一样。”李昭年虚弱地说“也不知这日子,要熬到什么时候。”

李霁风沉默须臾,“北临的战事已经结束,北戎失了未来的王,相信未来十年,北戎人都不敢再翻越那座大山。”

“没有了呼延陀,还会有其他部族。”李昭年缓缓地说“战争不会停止,因为人贪婪成性。”

李霁风从李昭年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内心浓浓的失望。

所有人都对他有所图谋,众叛亲离,到头来身边只剩下李霁风这个从前与他并不亲近的弟弟。

“今日的朝堂,不平静吧”李昭年问。

李昭年缠绵病榻,每日清醒的时间也没有几个时辰,数日才去上一次朝,平日李霁风以皇太弟的身份监国。

李霁风道“皇兄那道立皇太弟的圣旨,可是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蒋氏可没少在背后动手脚。”

楚氏下毒谋害,李昭年却拿不出证据。

楚氏为了推襁褓中李昭年的嫡子上位对李昭年下毒,却没曾想李昭年醒来后的一道诏书彻底粉碎了他们的计划。

他们不会就此止步,最好的办法是李霁风身亡,这些日子李霁风已遭遇了数次暗杀,最险的一次刺客差点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若不是他的一身功夫,或许蒋氏已经成功了。

“阁老去了。”李昭年说“幸好江寂顶了上来,算是稳住了局势。”

李霁风惮了惮袍子,“江寂有些手段,但他在朝中的影响力远不如江阁老,如今也是举步维艰。”

李昭年痛苦地压了压额头,说“太乱了,这天下太乱了。”

“你若是将历朝末年的史书都翻出来看一看,便不觉得乱了,史书上已是美化过的。”李霁风说。

李昭年盯着紧闭的窗户看了片刻,忽然说“开开窗,让我瞧一瞧这场雪吧,下一场我未必看得见了。”

他是个皇帝,却做得这样窝囊。

每当他想要开窗,内宦和宫女便会跪一地,说御医说了陛下见不得风,边叩头边喊饶命。

他不要他们的命,他只是想看一场雪而已,竟也这样难。

李霁风略顿了片刻,起身去开窗。

窗外大雪纷飞,李昭年探着头,仍旧瞧不见遥遥的宫墙,或许只有死,他才能飞离这个地方。

寒风灌了进来。

李昭年以帕掩唇咳嗽了几声,李霁风立即伸手关窗。

“皇兄保重身体。”

“会的。”李昭年收回目光,“我还想再见她一面。”

“皇兄想见谁”李霁风一时没反应过来,“让人去传便是。”

话落,他没有听见李昭年的回答,回头时见李昭年已闭上了眼。

谢停舟这一次昏睡持续了一日,醒来时他们还未出朔州。

昨夜听说前方官道垮塌,难以前行,衙门已经在抢修,队伍只好停在路途中,找了个驿站暂时安顿下来。

朔州紧邻北临,前几年遇灾和匪患都是北临搭的手,知府对其感激万分,是以大军途径朔州时畅通无阻。

常衡跪在廊子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余大夫好长时间才出来,低声说“王爷让你进去。”

常衡点头,“那我,那我就说实话了。”

“不说实话还能怎么办”余大夫道“王爷心思敏于常人,瞒不住便不要瞒了。”

常衡起身进门,又跪在了房中,“王爷。”

驿站条件不怎么样,炭炉都还是近卫临自己搬来的。

谢停舟好半晌没说话,半躺在床上,手里捧着汤婆子,冷白手背上青筋很明显。

“说吧。”

“是。”常衡抹了把脸,“但是王爷千万别动怒,关于燕凉关的战况,前面部分我没撒谎,王妃是在反攻时打了胜仗,但是,但是王妃又追击逃兵进了西厥境内。”

谢停舟闭了闭眼。

昨日他醒来时神智尚未清明,听说沈妤没事,他便安心睡了。

可是再次醒来,再回想起常衡的话,很容易便分析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常衡之前被喊来时死活不承认,谢停舟急得差点差点撅过去。

“她追击残兵,是几日前的事”谢停舟问。

“从收到的急递来看,已经”常衡有点不敢看谢停舟的脸,“已经十来日了。”

常衡又立马补充道“眼下官道被阻,说不定王妃早就回到了燕凉关,只不过急递送不进来而已,况且,况且老王爷已经带兵去了,王妃定然会没事的。”

说罢又哭了起来,“王爷罚我吧,怎么罚都行,我撒谎是怕王爷着急。”

谢停舟听得烦闷又无言,摆了摆手,“起来吧。”

“我不起。”常衡说。

“要我来扶你”

常衡“噌”一下站起来,想要将功补过,“王爷,我让人去看看官道挖得怎么样了。”

营地中正在清点人数。

沈妤和萧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