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南苑太学情根深种(1 / 2)

二月初十日,大尧皇朝的京都京宁城。事情发生在京郊山谷深处的天然萤石岩洞祈安洞天内。

当天机子醉醺醺地回到祈安洞天内的时候,踉踉跄跄地扶着岩石走着,远远地就看见祈祯背对着手,望着那洞顶的满天星斗,很显然是在等他。

天机子借着酒力笑着打招呼说“三皇子怎么起来这么早你内伤尚未痊愈,怎么不回去打坐休息呢”

祈祯缓缓地转过身来,扶着他笑着说“我就知道你定然是不醉不归的,所以守在这里特地给你送来解酒的药。”

天机子摆摆手说“我不要解酒的药,我宁愿醉着很好,醒了就什么都没了。”

祈祯轻轻地叹了口气,摇摇头说“既然总是要醒过来的,不如就不醉多好。”

此时刚好安无暇也走过来了,看着天机子烂醉如泥的样子说“江南阁主怎么喝得如此大醉呢”

祈祯把他往房间里扶着边走边说“哎,还不是情殇嘛”

安无暇笑着说“哦这倒是奇怪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奇女子,才能让如此潇洒帅气的天机子历经情殇之痛呢”

等到他们把天机子扶到石室,给他喝了醒酒茶,扶他安稳睡下休息后,才回到了大厅堂内。此时的祈祯才把那些陈年往事告知安无暇。

原来就在十几年前,大尧皇宫南苑是设有皇家太学院的,算是国子监的一部分。京城中所有的贵族子女只要能通过考试,都可以入内读书。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其他邻国留学生,比如大金乌,小金镜,真真国,暹罗国,波斯国等等。

里面除了大尧的皇子公主们以外,自然是有那王孙公子的,诸如北静王,贾珠,贾元春,安无恙等。留学生有大金乌国的王子公主,小金镜的王子公主等等。

在这学习的其间,各位博学鸿儒的太学大学士们,并没有对学生的男女性命进行区别对待,只要是一心治学,专心研读的学子,大儒们都会悉心栽培。所以一时间这南苑太学成为了全国学术气息最为浓厚,最为优秀的人才济济之地。

在长达将近十年的朝夕相处中,自然是有很多优秀的男女学生,互相倾慕对方的才学人品,两心相许情根深种的。这里面有北静王与贾元春,贾珠与李纨,天机子和九公主等两情相悦的情侣。也有那单相思的,比如大金乌国的昭宁公主痴心与当时的太子祈祯,小金镜国的太子痴心与九公主等等。

后来这批学生毕业后,贾元春因才孝贤德被选入宫,北静王苦苦相劝终是无果。九公主被小金镜国的太子向皇帝请旨赐婚,为了边境安宁,九公主含泪断情而和亲远嫁。祈祯被皇帝赐婚大金乌国的嫡长昭宁公主,被有心人诬陷通敌叛国而贬谪渤海王。

说起这一切,祈祯也自然是感触良多。他十分惋惜地说“当时父皇崇尚儒学,把南苑太学从国子监中独立出来,希望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种百花齐放的繁华,的确让我们的学业突飞猛进,但是我们当中也有太多的人情伤于此。”

安无暇微微沉思说“我记得我小时候,父母也是让我去考南苑太学来着,但是我一心跟着祖父母钻研医道,所以他们才没有强逼着我去那里。”

祈祯笑着说“幸亏你没有去南苑太学,如果去了定然是要被别人夺走的。那我现在也就变得和水溶、天机子一样了。”

安无暇低头浅笑说“你不会变成他们的,你的身边可是从不缺美女的。诸位邻国的公主,王公贵族的公主郡主和千金小姐,你还不是随便挑选吗更何况还有那灵犀阁的四艳,哪个不是对你芳心暗许的呢”

祈祯淡淡地说“唉,这样的玩笑可开不得,感情贵在两情相悦,和政治势力家族背景毫无关系,所以我屡次拒绝父皇的赐婚,他当时对我这个太子也特别的不满意。”

安无暇也收敛了笑容说“我知道了,难怪荣国府长千金在宫中一遇到事情,北静王水溶就奋不顾身的去营救,原来是情根深种呢。我想这南苑太学里面,当初一定有诸多的才子佳人的美好故事。”

祈祯意味深长地说“我身为太子,当初为了母后的殷殷期望,半刻也不敢懈怠学业,根本没有心思去谈及儿女私情。但据我所知,身边的同窗好友,几乎每一个都是黄昏后佳人有约,郎情妾意你侬我侬。想来这水溶和天机子当时的感情真诚可贵,所以才如此的难忘与放不下。”

安无暇不解地说“既然相爱感情又浓厚,为什么还要分开呢”

祈祯万分遗憾惋惜地说“贾元春是因为贾珠早逝,二弟年幼,侄子尚在襁褓之内。家族内男丁堕落无能,不学无术,没有堪当大任者。所以她才为家族之计长远,进入了皇宫。而九皇妹,自然是为了边塞数千万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远离战乱之苦,这才和亲远嫁。也是小金镜国太子特意请旨父皇赐婚,她对九皇妹算是痴心一片,父皇这才同意下来。”

”安无暇低头说“原来在贾女史和九公主的心目中,家族和国家的利益是高于自己的感情的,倒也真是难能可贵。

祈祯摇摇头说“只是曾经的山盟海誓和情深一片,终归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