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他们怎么敢(1 / 2)

二月二十二日。

荆州府,江陵城。

天空中下着连绵的大雨。

荆州知府郑翰文身上穿着蓑衣,头戴斗笠。

他站在青灰色的城墙上,目视远方,脸色难看。

远处。

昏黄的浊流漫山遍野,如脱缰的野马,沿着河道肆虐而来。

河道两旁的堤坝早已在洪水的猛烈冲击下崩塌。

泥土、石块和树木随着水流一同冲入沿岸的村庄。

几乎是瞬间,村庄就被一片浑浊的洪流所吞没。

看洪水的势头,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冲到江陵城外。

郑翰文凝望着远方,只觉得手脚冰凉。

风斜吹过,雨打在他的脸上,无比冰冷。

他表情怔然,脸上逐渐失去血色。

祸事。

天大的祸事。

此次桃花汛的规模,远大于往年

荆州府这里只是一个开始,郑翰文难以想象,待洪水汇聚河流,一路长驱而下。

下游、沿海的百姓将会受到怎样的冲击。

到时必然是饿殍遍地、死伤无数。

想到后果,郑翰文只觉得呼吸困难,险些昏厥。

站在他身畔的同知、州判两名佐官也是脸色发白,几乎站立不稳。

郑翰文深吸一口气,保持冷静,下达命令。

“派人修筑防洪工事,大开城中粮仓,准备接应水患灾民。”

“让城中守军维护秩序。”

郑翰文思索过后,补充道“备马,我要去武昌府,见布政使大人。”

此次的水患太过严重,他必须去和湖广布政使商议。

郑翰文有预感,此次的水患将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

他身旁的佐官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有挽回损失。

运气好还能保住乌纱帽,运气不好就是人头落地。

一众官员走下城头,府衙中的一名管事从街上一路跑了过来。

他跑到郑翰文面前,恭敬拱手道“老爷,郧阳刘知府刚到,说与您有要事相商。”

郑翰文闻言,点了点头。

郧阳知府刘珂与他是好友,辖区更是邻近,两人经常往来事务。

一名小厮牵来一匹快马,郑翰文拉过缰绳,翻身上马。

他与其他知府不同,不喜欢坐轿子,也不喜欢坐车。

为了节约时间,郑翰文经常骑马赶路。

他手上马鞭一扬,“啪”的一声响。

跨下枣红马便飞奔了出去。

时间不长,郑翰文回到府衙中。

身穿深蓝官服,上绣禽鸟图案的郧阳知府已经等在府衙外。

刘珂表情严肃,见到郑翰文,赶忙迎了过去。

郑翰文下马,还不等他开口。

刘珂便拉住他的衣袖,直奔内堂。

“刘兄有何要事”郑翰文在路上开口询问。

刘珂不答,直到他拉着郑翰文进入内室,关好门窗,才声音沙哑的说道“郑兄,祸事啊”

郑翰文脸上露出苦笑“我知道,此次桃花汛规模恐怕是十年来最大的一次。”

刘珂紧盯着郑翰文,压低声音道“不”

“本来这次桃花汛与往年没什么不同。”

听到这话,郑翰文一愣,有些不解。

“我来找你,是想商讨桃花汛的事,但在来的路上,我看到有人炸开了堤坝”

刘珂一脸严肃,眼神吓人“我看到有数十名武功高强的黑衣人,杀了堤坝附近的守军,炸开了堤坝。”

“现今,恐怕长江上游一带的所有堤坝都被他们炸开了”

郑翰文表情一僵。

下一瞬,他脸色涨红,身子颤抖,宛若愤怒的狮子,咆哮道“他们”

“他们怎么敢”

荆州,武昌府。

一座古朴典雅的宅院。

宅邸后院。

一名身材瘦削,身穿深蓝官服,腰系玉带的中年人跪在地上。

他表情诚恳,双眼紧闭,两手合十,一副虔诚的样子。

在中年人面前,有一张木桌。

木桌上立着一座一尺高的小雕像。

雕像是一个女人,身穿轻薄彩衣,衣袖飘飘,袒露半个胸膛,表情温慈。

女人脚下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她站在上面,身上带着一股出尘脱俗的气质。

雕像雕刻得十分仔细,将女人温慈的表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衣物、胸膛、莲花等部分更是细致入微。

中年人跪在雕像前,嘴里念念有词。

念完一长段话后,中年人恭敬的跪在地上,对着雕像磕了三个头。

磕完这三个头,他一脸恭敬的站起身,从木桌上拿起几柱香,点燃后插在雕像前的香炉中。

做完这些,中年人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