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2)

青梅竹马在八零 杳却 3187 字 1个月前

沈立秋将揉成小圆球的芝麻馅包进皮里,包好后搓圆,包了三十颗汤圆,放进沸腾的热水里。

汤圆已经放进锅里煮,她还是丝毫不敢懈怠,盯着汤圆看,时不时要拿汤勺推汤圆,省得粘锅底破皮了。

“姐,汤圆煮好没我肚子饿了。”

“你肚子饿了吃粥,桌上有咸菜,平时喊你跑腿不愿意,一有吃的,催得比谁都勤快。”沈立秋一点不想惯着弟弟。

姐姐好不容易做回汤圆,沈立夏马上保证“姐,吃一颗汤圆免费跑腿一次。”

“行,一颗汤圆一次,马上好了。”听到免费跑腿,沈立秋回答积极些了。

本来也会分给他吃,他自己主动答应免费跑腿,再好不过。

从记事开始,沈立秋就是个不爱动弹的人,小时候圆,长大后更圆。

即使哥哥弟弟都有空,她妈还是会把跑腿的活交给她,让她多走动走动。

她妈交代她买的东西,都不是马上要,早上交代完去上班,所以给了沈立秋偷懒找跑腿的机会。

弟弟已经十四岁,有自己的脾气,她不给跑腿费就不愿意跑腿。

既然一颗汤圆一次跑腿,有阵时间不用去找竹竿了。

竹竿是她取的外号,本名杨东。

杨东家在她家隔壁,她找杨东跑腿都是问杨东需不需要买东西,需要的话她可以帮忙一起买。

每到这种时候杨东都会说让他买好了,岑婶子,也就是杨东的妈妈,会把家里缺的让儿子一起买来。

她自己不想去,总会用这种理由让杨东去,杨东还没察觉到什么,她弟弟立夏了解姐姐的性格,每次见到都要哼哼几声。

沈立秋懒得理弟弟。

杨东很瘦,个子比她家大哥要高,却比她哥瘦,也比她哥轻。

直接喊人竹竿没礼貌,沈立秋都是在心里喊,在本人面前喊的是东哥。

杨东比她爸妈哥哥弟弟对她要好多了,跑腿不要跑腿费,还会买糖买肉给她吃。

汤圆煮好盛出来,爸妈哥哥也回来了。

她爸和她哥在机械厂上班,妈妈在酒厂上班,今天是学生的休息日,不是他们的,他们也休息,但休息日不固定。

“就喜欢瞎折腾。”薛大丽见到桌子上的汤圆,说了女儿一句。

说完还是端着碗下楼,沈文唐也端着自己的碗跟着下去。

爸妈碗里各五颗,哥哥弟弟包括沈立秋自己四颗,剩下八颗被她端到隔壁去了。

“立夏,不许偷吃我的汤圆,偷吃看我怎么收拾你”走之前沈立秋警告弟弟。

“我知道,我不偷吃”他哪敢偷吃姐姐的食物,偷吃后果很严重。

他们住的两层居民楼,每层楼两户人家,沈立秋和杨东家都在二楼。

警告完弟弟,她送汤圆到隔壁。

隔壁岑婶子在做晚饭,杨东和妹妹杨茜茜都在家。

“婶子,我煮了汤圆,馅和汤圆皮都是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细我回家了,茜茜,东哥,你们趁热吃。”熟门熟路把汤圆放饭桌上,沈立秋回家去,没有留下来蹭晚饭的想法。

芝麻馅难搞,到处都没芝麻粉卖,她自己现磨的,耐心都快磨没了。

每人几颗尝尝味道就成,多了不行,累得慌,吃多还容易腻。

杨茜茜拿来碗和勺子,给自己舀了两颗汤圆,汤圆还很烫,她吹了几口,觉得没那么烫才小心咬一口。

一小口下去,她被汤圆口感征服,改成大口吃,半个汤圆下肚“妈,这是我吃过最细腻的汤圆,甜津津,哥,立秋姐嫁给你以后,我能不能去你家吃饭”

她妈妈会做饭,教过立秋姐做菜和点心,立秋姐做的永远比她妈做的好吃。

比起妈妈做的,立秋姐做的口味丰富很多。

“茜茜,你别瞎说。”杨东听到,露出腼腆神色。

岑彩把最后一道菜盛好放饭桌上,也吃了颗汤圆,口感的确十分细腻,芝麻馅都没粗糙颗粒感,咬一口,里头的馅流了出来。

吃完一颗汤圆,岑彩道“茜茜,别闹哥哥。”

“我没闹哥,本来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立秋姐姐家有春夏秋,差个冬,哥刚好是东,还有啊,哥对立秋姐那么好,肯定把立秋姐当媳妇了,妈你也会给立秋姐做衣服,结婚是早晚的事。”

取名完全是巧合,沈家三个孩子的取名是按他们出生季节来,两家从来没说过娃娃亲,默认结成亲家而已。

岑彩“没在明面上说就不能出去瞎嚷嚷,你老是说,立秋听烦会不喜欢你哥哥,在家里说算了,在立秋面前别瞎说。”

她是真心喜欢立秋,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儿媳妇了。

比普通小姑娘胖点没事,她看着立秋长大,立秋小时候说话不流利,都会跟着她家东东喊她妈妈,别提多喜人。

“我看立秋姐姐似乎更喜欢妈,对哥好像不太热心。”间接催婚的是杨茜茜,打击哥哥的也是杨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