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川南列车(1 / 2)

有人说,川南是一片充满神秘的地方。

也有人说,川南是一个景色秀丽,崇山峻岭的壮丽之地。

当然还有人说,川南地域辽阔,有好山,有好水,有各种古老悠扬的传说。

川南是个辽阔的地域概念,由云贵高原和川庆盆地组成,地质复杂,山路崎岖。其中隐藏着许多前所未知的风险和危机。

对川南了解不深的人,一定不要轻易涉足

这是许多去过川南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因为你可能在痴迷于川南秀丽的山水景色后迷了路。

在无边大山中迷了路,那简直等于走上了死亡的天梯。

一趟从江州出发,通往川南的高铁疾驰着,列车的终点,就是胡冷这次前往的目的地。

川中市,位于川南的北方中心地带,是川南最大的都市。

这趟列车的时间并不短,需要十来个小时。

胡冷并没有选择坐飞机,因为他带的东西比较多,飞机安检比较严格,许多东西都不让带。而且飞机等候的时间太长,川南的气候多变,经常会延误。高铁虽然时间长一些,但安静、平稳,适合他看书,也适合他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调整。

将行李箱放好后,胡冷坐到了买的卧铺下铺位,拿出苍玄德交给他的三本医书,仔细研读起来。

这会儿还不到中午,列车才刚开,中铺和上铺的两个乘客则坐在下铺边角,和其他乘客聊着天,话里家常。

坐在胡冷对面下铺的,是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女,她穿着青春活泼,一副学生模样的打扮,此时此刻正低着头认真地捧着一本书在看。

现在是十二月初,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不过距离年底还有段时间,坐车的乘客并不是很多。

整趟列车,有三成座位都空着。

耳畔是几个乘客唾沫星子横飞地高谈阔论,胡冷心无旁骛,置若未闻专心看这书,偶尔让其他乘客忍不住诧异地回过头来,心想这么吵也能认真地看书,了不得。

至于对面的少女,则显得就没那么专心了。

坚持了一个小时后,终于看累了,放下手中的书活动了下有些酸的脖子,不经意看到胡冷手中碰着的书,露出惊讶之色,“这是医书大哥,你是学医的吗”

听到声音,胡冷抬起头来看了看她,点点头,“对。”

“真的呀学医的都好厉害的”少女俏丽的脸蛋上浮现出嫣然的笑容。

“没啥厉害的,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胡冷罕见地开起了玩笑。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少女一呆,“大哥,你怎么能这么说你自己呢”

胡冷莞尔,“学医是表面看上去光鲜,实际上压力大不说了,还要承受各种风险和舆论攻击,一般医生的收入也很低,连养活自己都是问题。这行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啊这样吗”少女愣了好几秒。

“现在的人总有种误解,以为医院是起死回

生的地方,只要是病人送进去,就得给你治好,否则就是医院不行,医生不称职。一个医生从学习医术开始,需要经过本科五年,硕士三年,专培三年,实习三年,如果是要求高的领域,需要再读博士,同时再额外培训三年,光是学习就需要二十年,一个人从二十岁上大学开始,需要四十岁才能正式工作。别人都已经成家立业,孩子都上初中甚至高中了,他们才开始工作。”

“经过漫长的学习后,工资也很低。舆论总会说医生高收入,其实不然。大多医学生最后在坚持几年后,都会转行,因为付出和收入完全不对等。大众则永远喜欢拿道德进行绑架,医生也是人,需要养家糊口,可惜现实终究是现实。”

“学医的都自嘲,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大多父母是医生的,也坚决不让孩子学医,原因就在于此。当然了,医生比隔壁的教师还是好一点的,教师更惨。”

说到最后,胡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是无奈的笑。

他当初在江州医院实习的时候,给的工资就很低,连三千块都没有,要知道那可是三甲医院,还是全国有名的医院。

当然了,他现在早就今非昔比了,他可以轻松赚到巨额财富,但那一切的前提都是他拥有超人一等的医术,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他。

大多医学生,都只能老老实实不断学习,熬个十几年,最后给现实一盆冷水浇灭所有的梦想,被迫转行,远离医学这个伤心地。

“这么惨啊”少女咂舌。

“隔壁当老师的,有教龄二十年的,领着两千几的工资,其他没任何收入的。这样的也无非只能用爱发电了,大众也只会强行道德绑架,自己想方设法赚钱,却给教师扣个你必须无私奉献的帽子,尤其现在的舆论环境只能用肮脏来形容。有些人只要看到教师两个字就会跳脚,仿佛全世界都对不起他,只有他是无暇的白莲花。”

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是大多人的普遍心态。

胡冷看了一眼少女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