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朕,乃仁君(1 / 2)

方从摇头道“不行。既然你们硬逼我做这个皇帝,那有些话就要早些说明白。此次迁都,百官衙门只找空屋入住就行,不许新建。另外,每户不管官阶大小,入城只准带三男三女,最多六个奴仆。且要登记造册,严禁隐瞒。”

“皇上,这是为何”

当然是为了安全。如今的形势,只有脚下石穴才能让他感觉安心。

但他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只言道“临阳大战,百姓十不存一,本王何忍雪上加霜朕,乃是仁君”

“这”

大司徒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个错误决定。

等百官搬到临阳,也不知会不会把他活活吞了。

在方从的一再干预下,登极大典安排的极为简陋。

差不多就是众官抵达临阳,然后在文阁外广场给方从三跪九叩,听几份诸如晋皇太妃为皇太后,晋昌平公主为昌平长公主,定年号为大兴之类的诏书。

然后,各自回家,连传统的赐宴都没有。

六部堂官倒是进了文阁。

户部首先哭诉各地不缴税赋,请皇上下旨申敕,严令按时交纳。

方从冷冷一笑,他就知道这个皇位没好事。

梁皇修魔导致天下大乱,然后让泾王这个有弑父嫌疑的皇子继位,不是明摆着想要乱上加乱

现在把得罪人的难题交给他,莫不是把他当傻子

他当即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叹息道“不愿交税吗唉,朕素知天下疾苦,不是逼得没办法, 谁敢与朝廷对抗传旨下去,永免天下赋税钱粮。朕,乃是仁君”

户部堂官傻了。

百官傻了。

他们曾预想过各种情况,但就是没料到皇帝他不收税

“呵呵呵”

方从看着满堂木鸡,笑得大有深意。

刑部侍郎见状只好打破僵局,奏请大赦。

礼部则请给百官恩赏。

方从一听恩赏,立刻双手一摊“诸公,不是朕吝啬,实在是府库空虚,没有余钱。朕也知道,诸位千里为官,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待养。这样,实在活不下去,你们就辞官去做生意,朕绝不为难”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散朝

“昏君昏君”

走出原王府现皇宫后,有人气得大骂。

“嘘,小心被听到。”

“哼他用什么听骁骑尉都留在京城呢,就他那抠搜样,以后”

他只顾说得痛快,却不知全城的一举一动,都在某个抠搜之人的 眼皮子底下,根本用不着间谍。

第二天,他就因为左脚先进文阁,被革去官身,下河挖泥去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不敢再乱说话。

方从则下旨,命令天下进贡灵草灵药,奇物珍宝。

又特意叫来老道,叮嘱将泾国疆域牢牢掌握在手,不给人可趁之机。

昏君

昏君

这下,众官就只敢在心里发泄了。

那副敢怒不敢言模样,看的方从舒爽无比。

可能是他的荒诞行为实在太过,这天,昌平长公主过来说皇太后要请他吃饭。

他以政务繁忙推脱。

昌平却言道“母后早知如此,已经吩咐御膳房将酒筵送到这里。”

如此,便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天黑后,果然有一队太监宫女,将许多珍馐佳肴送进文阁。

没多久,太后仪仗便赶了过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杨太后已经恢复了不少往日美貌。

方从行礼,皇太后和昌平却不回礼,只是让人全部出去。

“我该是称呼你皇儿,还是什么”她问。

表情说不上严肃还是哀伤。

方从正色道“太后都知道了”

太后道“哀家虽瞎,但自己的儿子还是认得的。”

也对。

方从由始至终,都没想过能瞒多久,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开口,将那天泾王死去的经过,原原本本说出,没有任何添油加醋。然后,他说道“请太后放心,我并非是要鹊巢鸠占,只因余邪未清,还要一段时间剿灭。最多年,等此间事了,我便会走,到时候,也会将大位传给昌平公主。这封国,说到底,最后还是你们家的。”

太后似是没有想到会有这种结果。沉默半晌后道“好,我相信你。只是能见一见你的真面目吗”

想了想,方从点头答应。

他觉得,既然冒名顶替人家儿子被现场抓包,就要表现得坦诚一些。

他撤去功法,身体逐渐恢复成原貌。

“是你”太后大惊“原来真正的神仙是你”

这一刻,以前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便全都能说通了。

同时,她也是万分后悔,或许,当初不想着争权夺利,结局就有可能不一样吧。

“至少,最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