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首任校长的人选(2 / 3)

会议的具体内容,但命令是副总指挥亲自下达的,他们没理由拒绝也必须要去。

当黄、李二人进入梅山会议室时,副总参谋正在台上发言。

“首先我要宣布一件好消息,经过各大医院和医生们的努力,现在部队伤病员死亡率已经控制到了2以下。”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低感谢同志们为部队做出的贡献。”

此话一出,整个会议室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黄河与李云龙也一边鼓掌,一边坐到了师长、步兵专家和旅长的那桌。

作为一名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熟知二战时期的各项数据,自然知道2以下的含金量。

欧洲军事强国的伤员死亡率普遍在15左右,八路军能在1941年就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绝对是一件非常逆天的事情。

要知道同时期果脯的伤员死亡率一直维持在15左右,这个数据甚至要远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24。

掌声逐渐停止,副总参谋看了看手上的数据报表,紧接着面带微笑地看向黄河继续说道

“除了要感谢医护人员们的巨大贡献以外,我们还要感谢黄局长对八路军后勤事业的默默付出,毕竟养伤可离不开良好的伙食。”

话毕,坐在第二排的黄河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在场众人要么是旅级以上的指挥员,要么就是各大医院的一把手,当然知道副总参谋口中的黄局长都做了什么事。

现阶段八路军伤员的伙食标准绝对堪称豪华,不仅细粮、鸡蛋和肉类管够,甚至每周还可以喝上几次牛奶。

由于蛋白质摄入过剩的原因,每个进入医院的伤员出院时甚至还会胖上几斤,这些都是黄河与后勤部同志们的功劳。

在热烈的掌声中,黄河从座位上起身,对着全场鞠了几个躬表示感谢。

副总参谋则是完美控场,在合适的时间点继续推动整场会议的进行。

“今天我把各位召集而来,是想讨论一下山西境内教学资源的事情。”

“根据边区的下达的指示,我们需要将晋东南的医学院、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抗大医学系三所学校整合重组,建设出一所属于咱们八路军且教学资源雄厚的大学。”

“大家可以为学校的名字和发展前景畅所欲言,不要吝啬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原本边区的计划更宏伟一些,是准备重启山西境内所有的学校。毕竟再穷不能穷教育,学生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但奈何原本的山西大学、山西国民师范学校、太原师范学校、太原女子师范学校和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已经停办许久。

学生们要么都投奔到了抗日部队,要么跟随阎老西迁移至晋南。

以八路军现有的教学资源来说,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之间重启上述学校。

经过边区和八路军总部的商讨,大佬们一致决定退而求其次,从实际情况出发,先建立一所医学类的大学为部队输送医疗人才。

毕竟现在部队成功光复了山西,已经有了稳定的大后方。扶持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发展的好处大家有目共睹,没理由不进一步推进建设。

在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的羽翼尚未丰满。

敌我之间呈犬牙交错之势,各级部队需要长期保持运动战的状态。

就拿晋东南根据地来举例,当时无论是主力团还是基干团都活动在敌人的夹缝中。基本上没有安全且稳定的驻地,随时都要按照上级的命令转移。

为了保障部队的机动性,所有战士们都得简装上阵,根本没有把大量伤员集中起来的条件。

当时的医生们,只有少部分留在总部的医院,或者跟随师、旅一级的野战医院行动。绝大多数只能隐藏在老百姓中,考虑到安全问题同志们还得经常挪窝。

在如此复杂的情况条件下,医护同志们几乎没什么互相交流和学习的空间与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医术的提升跟闭门造车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全靠自己的悟性和学习能力。

一旦有了供众人学习、交流的医学院,各级部队军医和医学生们的水平肯定会有新的突破,这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听到副总参谋的话后,一位来自晋东南医学院的教授立刻起身说道

“要不就叫山西医学院吧,这个名字听起来更正统一些。如此一来,可以潜移默化地吸引流落在省内各地的学生和教授。”

“只要我们可以在教育界站稳脚跟,总有一天会清除掉阎老西残留的影响力。”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纷纷点头,就连副总指挥看起来也颇为心动。

原本黄河也赞同山西医学院这个名字,但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了苗头。

沿海省份和直辖市设立了大量的院校,而内陆的教学资源要差得很多。

未来几十年中,堂堂燕赵大地、三晋大地、九州腹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