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定额之争(3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8791 字 5个月前

民,朝廷从百姓手上取来这么多的赋税,自然要用在百姓身上。”朱高煦的思绪比解缙更快。

“修建官道、乡道、桥梁、塘堰河道、陂渠堤岸都需要人力,也都可以通过建设返还给百姓。”

朱高煦说出了经济循环的理念,这种理念古人早就知道了,解缙自然也了解,因此他询问朱高煦道

“粮食运输皆有损耗,如此大费周章,恐怕损耗不小。”

“朝廷自西南、海外收取金银铜钱,便可用于发放百姓。”朱高煦回答解缙的询问,并继续说道

“府州县衙举工程而百姓做工,朝廷发放铜钱为工钱,百姓以工钱买卖粮食,损耗由百姓承担。”

粮食运输损耗是个什么事情,朱高煦可比解缙清楚。

除了西南、西北等道路艰难的地区,大部分地区的运输只要不是距离太远,那损耗都不会超过粮食本身的重量。

以山东之粮存于山东,用于百姓,对于百姓来说不过就是几十里的距离,这损耗也不过是一顿饭的事情。

损耗的存在,无非就是为那群官员胥吏的贪墨找了个借口罢了。

“若是如此,那敢问殿下,朝廷还留有徭役有何用”

解缙表面一副求解的良善表情,心里却在给朱高煦挖坑,但朱高煦并不上当“徭役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废除徭役的后果是什么,没人能预判,但朱高煦也选择保留,但具体动不动用徭役则是由朝廷说了算。

只要朝廷不发徭役,那徭役就不存在,所以对于天下各地府州县衙能否发徭役,朱高煦准备做出严苛的限制,所有徭役都得经过皇帝同意才行。

“既然如此,那臣无异议”

解缙十分无奈,现在朱高煦有兵有人还有钱,所能动用的资源根本就不是他们能比的。

朱高煦没有直接对全国实施行政,而是单一对山东一地实行,这说明他清楚他手里的牌放到全国就不够看了。

倒是将它们集中一处用在一省之地时,即便庙堂反对,却也无法阻止。

解缙不甘退下,但杨士奇却突然站出来作揖询问“臣请问殿下,如此多的胥吏,是要在山东募集,还是在天下募集”

“胥吏一事我已经有了安排,这件事便不用杨学士操心了。”朱高煦没有正面回答杨士奇,但杨士奇却已经大概猜到了朱高煦调动的是什么地方的胥吏。

解缙之前提过,东宫在辽东开办官学之广,几乎囊括了全辽百姓。

这样的想法,绝不是突发奇想就能出现的,联合朱高煦过去两年不断从关外调动数千官员胥吏来看,恐怕朱高煦在渤海时,就已经开始有意培养自己的门生了。

仔细联想过后,杨士奇才感受到朱高煦的可怕。

辽东的官学是五年制,如果渤海也是如此,那说明朱高煦早在洪武二十八、九年就已经开始培养门生,那时的他不过是一个渤海郡王。

这岂不是说,他早就料到了朱允炆会削藩,而他也早就准备谋逆,所以才会花费那么大资源去培养这群学子

杨士奇退回了位置上,不再发言。

见他与解缙都不开口,胡广与胡俨也不说话了。

“既然无异议,那就以山东为试点,执行新政吧。”

朱棣看着朱高煦怼回解缙、李至刚等人的场景,心里不免畅快。

和文人玩嘴皮子、笔杆子是他最不愿意干的事情,他更愿意用纪纲来解决这群人。

想到这里,朱棣也沉了眸子,看向了一直没有发言的一名官员。

那人似乎感受到了朱棣的目光,抬头确定过后才站出来作揖道

“陛下,臣左都御史陈瑛弹劾刑部尚书雒佥,左佥都御史俞士吉,大理寺少卿袁复,御史车舒贪婪暴虐,结党营私,隐匿庄田,欺诈百姓,蒙骗圣听”

“荒唐”

陈瑛突然的弹劾让群臣都感到了诧异,而被弹劾对象之一的刑部尚书雒佥更是当场反驳。

只是他反驳过后便反应了过来,定然是自己给皇帝的上疏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如今却是遭了报复。

雒佥前些日子曾经上疏朱棣,指责他的用人之道,认为朝廷用人应该新旧兼任,而朱棣只喜欢用燕王府时期的官员,这并不是公正之道。

何况朱棣登基以来,多次让光禄寺设宴给燕府旧臣,致使宫城开销增多,这都不是圣君该做的事情。

雒佥上疏的这些事情都是朱棣最忌讳的事情,因此前些日子他将奏疏出示给群臣,群臣也没有人附和雒佥而触怒皇帝,让朱棣更觉得雒佥包藏祸心。

至于除了雒佥外,陈瑛所弹劾的其它人,基本都是上次散播朱棣与朱高煦针对藩王改封言论的参与者,把他们抓住来弹劾为典型,也是为了杀鸡儆猴。

“陛下,臣建议派都察院官员彻查”

陈瑛得了朱棣的授意,自然不怕雒佥报复,甚至他都不觉得雒佥能活过今天。

“好”朱棣没有掩饰自己对雒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