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父子雄才(4 / 5)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9597 字 3个月前

年半的时间变化里,渤海招抚女真七万六千余人,眼下经过女真内,汉人外迁,渤海一共有人口三十二万六千,汉人占据二十一万四千,女真人占据十一万二千。

当地的耕地情况,也达到了如今的二百七十九万七千余亩。

在户均有挽马一匹、耕牛一头的情况下,三十二万六千人,完全能耕种过来,不过继续这样下去,估计人均十亩就已经是极限了。

想要继续开垦渤海荒地,必须迁移百姓,发放耕牛、挽马。

至于渤海的就学情况,眼下入学者十二万四千余人,但教学环境不行,已经达到了五十人一间学堂。

好在今年是洪武二十九年学子的毕业年,毕业的学子数量达到了七千四百二十七人。

这群人如果投入到关内清丈田亩,管理税收自然不错,但朱高煦现在已经意识到自己时间还长,并且自己的力量还不够。

七千人投入到管理六千万人口的王朝中,只能掀起几丝波澜,没办法把水潭搅动。

与其调他们入关内,自己更应该让他们充当教习,提升东北的教学质量。

看完了渤海的各种情况,朱高煦便先开口道“山东的移民,明年四月后迁徙十万人前往渤海,速度可以慢,一定要保障他们的环境,我不希望发生在迁徙路上移民死亡的事情。”

“此外,渤海的耕地与粮食既然已经自给自足,并且还能结余七十余万石,那就将每年结余一半的粮食运转辽东的韩州、开平、铁岭等地,为朝廷缓解漕运压力。”

“剩下的一半,也分为两份,一份留下以备不时之需,一份运往肇州,为日后朝廷进军漠东扎根做准备。”

朱高煦说着,亦失哈也拿笔将事情记下,待朱高煦说完渤海的事情,他才停下了手上的记录。

不多时,朱高煦也看完了大宁和辽东的情况。

辽东一百四十七万三千余口,耕地四百九十七万九千余亩,但亩产实粮只有不到七斗,这说明大量耕地还是生田,并且配套的农业水利也没有完善,今年的数据只有到明年耕种才有效。

不过即便按照亩产实粮七斗来算,辽东的粮食自给率也只有三成半,剩下还有五百余万石的缺口。

如果加上不断移民增加的缺口,那明年朝廷应该还需要维持六百万石的海粮调运。

由于北平、永平遭遇战事时,有不少人口涌入大宁逃难,因此眼下大宁人口达到了十万七千余,耕地数量没有增长太多,上报的数量是二十二万六千四百二十七亩。

好在经过当地官兵的水利修建,大宁的亩产实粮算是稳定在了亩产七斗,当地田亩能产出近十六万石粮食,不过还有四十多万石的粮食缺口。

辽东和大宁的学校已经在去年就全面开设,今年年初已经入学三十二万余人,但教学质量比起渤海更差,部分地方甚至达到了八十个学生挤一个学堂的程度。

可以说,关外的教学资源紧张是朱高煦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渤海毕业的学子,调六千人前往辽东、大宁担任教习,剩余在渤海担任教习。”

“此外,从国子监和民间选一万家世背景清白的学子前往大宁和辽东担任教习。”

“算上渤海的六千人,大宁和辽东的一万多名教习,差不多可以把比例降低到五十人一个学堂。”

“至于山东的学校继续保持修建,但开学时间等待。”

朱高煦说罢,同时也对关外做出政策要求。

“就学的学子,家中要自发去汇报户口数量,以及手中耕地情况,不然学子不得就学。”

他准备用教育资源来捆绑百姓,让百姓不得不如实汇报户口和耕地情况。

当然,在捆绑百姓的同时,他得让百姓没有负担的去汇报,因此他开口道

“汇报的百姓,从此之后废除徭役和杂项,官府做工都要求给予工钱。”

“此外从明年开始,渤海、辽东、大宁、山东等地赋税从现在的五赋一,改为十赋一。”

朱高煦降低了田赋比例,这是因为现在的他财政压力已经好转了,没有必要维持五赋一的局面了。

哪怕是十赋一,只要老实交税,山东一样能交出六百余万石田赋粮。

不过这里的“老实交税”,指的是乡绅和富户。

只要朱高煦保证山东、辽东等地情况不会出现内地胥吏的“淋尖踢斛”,以及改上、中、下户身份,那山东上交的税粮就不会低于六百万石。

面对朱高煦的政策调整,亦失哈作揖应下。

接下来,朱高煦翻看了山东的人口数和耕地情况,但他并不觉得五百多万人口和五千七百余万亩耕地就是山东的真实情况。

别的不提,孔府和及亲眷的数百万亩耕地就有五成没有统计进入鱼鳞图册中,更别提其它官员、乡绅、富户了。

不过就他眼下的实力来说,他还不具备彻底清丈山东的实力,起码得再等一两年。

等到渤海的学子陆续毕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