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让利移民(2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8962 字 2个月前

致使许多辽金时期的水利设施被破坏。

这是辽东困苦的原因,而之后大明统治辽东过后,除去盖、海、复、金四州外,其余地方没有正常的行政管理,致使辽东在庙堂只能通过皇帝个人的意愿和想法来投入建设。

辽东的水利建设乏善可陈,虽然在朱元璋的旨意下,当地卫所的军户也有疏浚河道、修建船闸等工程,但主要是从军事的角度出发,为的也只是保障辽河和松花江的航道畅通,以保证军队的物资供给,而不是从农业灌溉的角度出发。

因此,辽东本身的农业十分缺少抵抗水旱灾害的能力。

加辽东本地不能产棉,所有工匠都为军队服务,而当地又常常因为水利设施不足而闹灾荒,因此辽东的发展始终跟不内地诸省的速度。

在朱高煦看来,如今辽东的军户赖于老朱“每人授田五十亩”的政策还算富足,可一旦卫所武官开始压迫军户,那辽东的军户负担就会比内地的一般老百姓更重,成了被禁锢在土地的奴隶。

一旦军户贫瘠,那他们就只能开始想方设法的南逃,而军户南逃的现象一旦出现就很难挽回局面,辽东的武备必定走向废弛。

只要辽东的军备废弛到一定程度,那蒙古、女真就会源源不断的南下劫掠,破坏辽东当地的民生。

辽东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能力本来就低,财富积累速度很慢,被抢一次就得拿几年时间来恢复,年年被抢,那就只有每况愈下,最后成为大明的一道伤口,不断流血,继而加重山东和河北百姓的负担

“这小子”看着朱高煦这一路对辽东的评价偏向贬低,老朱自己都不由看着有些生气。

好在他早已在去年习惯了朱高煦先抑再扬的评价方式,所以他强压着脾气继续往下看了下去。

后续的内容不出他的预料,朱高煦在贬低过后,也开始褒奖起了老朱。

他认为老朱设辽东都司,对辽东实行军管是一点错都没有的,因为当下的辽东还没办法承受太多移民,移民不够的情况下,辽东自然也就没办法建设那么多民生方面的水利设施。

在这样的条件下,控制辽东这样各族混居的边塞之地,军屯是最好的办法。

想要管理并同化当地大批不同民族的降丁,甚至还有许多从内地流放来的劳改犯,不用军事化管理还真没辙。

如果老朱不这么做,那辽东这块地方就直接被这块地方的蒙古、女真、高丽三家民族给平分了。

老朱唯一做的有所纰漏的地方,就是没有继续扩大辽东南部的民管州县,不应该仅局限在辽南四州,而是应该将目光转向辽西地区,那里只要有人,便能开垦百万亩的耕地。

“可惜”望着朱高煦的建议,朱元璋确实从中获知了辽东的真实情况,但他也觉得很可惜。

当下不是他不想迁移人口前往辽东,而是他实在分不出那么多人口。

山东虽然还有五百三十余万人口,但河北、关中、河西、河南等地都需要山东和山西对它们进行人口填充。

目前辽东还算安稳,但关中和河西走廊的甘肃等镇却屡次爆发叛乱。

辽东的几十万少民已经被朱元璋迁移到了河北,但河西走廊的几十万色目、蒙古人却没有足够的汉人压制。

事实两人都没有错,但朱元璋是站在皇帝的位置看天下,而朱高煦看辽东便只看到了辽东。

“他若是坐在我这位置,那他的看法或许也会与我的类”

朱元璋皱眉,很快将这种本不该存在的想法按下,继续往下看了起来。

在接下来的情报内容中,锦衣卫将朱高煦对兵卒和百姓的政策尽数记录,当朱元璋看到这里的时候,他的眉头几乎没有舒展过。

朱高煦给兵卒的待遇是高规制,这点朱元璋有点意见,但不多。

比较之下,朱高煦每个月给兵卒以外的每个人发六斗米就让他有些不高兴了。

朱元璋从乞丐走皇位,他比谁都清楚一个成人每个月的口粮是多少。

只需要五斗粮,一个人就能吃的很不错了。

六斗粮,这是一些小富农才能过的日子。

“这小子这样养人,恐怕会把这群人养成”

朱元璋批评的念头还没升起,眼睛便看到了朱高煦宣布这些政策之后的各种手段。

先是号召百姓们修建书院,整理城中道路,修建房屋

然后就是朱高煦和善出堡、弗提斤城做生意。

虽然这名锦衣卫没有探查出朱高煦要与这些女真人做什么生意,但朱元璋能猜到大概是毛皮和牲畜之类的贸易。

对于朱高煦的做法,朱元璋持保守态度,因为他得看得这小子把赚来的钱投入到什么地方才会选择生气或高兴。

他继续往下看去,看到了傅让等人抵达吉林城,而后吉林城开始免费教授兵卒、孩童读书,全城平民参与开荒运动,修建河渠,发现煤矿、铁矿并进行开采。

可以说,在朱高煦的治理中,吉林城不像是一个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