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第五章 美国的战略企图;底牌尽出(2 / 3)

淡道“这不是重点,就按眼下的局面,佛郎机跟亚平宁这两处半岛势必是要打大仗的,不过英美回选择哪处作为突破口还不好说。”

“都多山,不好打,打赢了也没法推进,容易重演欧战那时长久相持的状况。”程翰沉吟道“最近搜罗的消息挺有意思的,英人似乎要派军到俄国那地方去。”

“四处挑事,英人终归是英人。”

“可这样一来,德人必定也要正式插手,到时候便是三线应战啊。”

“美国兜底,英美携手肯定是耗的起的,就看双方怎么较劲了。”

当其他人在议论时,站在朱泠婧身旁的周长风却一下子浮想到了许多场面。

原本还遗憾这个位面再也见不到欧洲大平原上的装甲集群大战了,现在却突然有了转机

德社上层对沙俄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蔑,更准确的说是瞧不起沙俄的蓝白两方势力。

如果红方能凭自身一统沙俄,那自然皆大欢喜,即便红方遭遇挫折、主动求援,德社也只需随意出手便可轻松解决。

因而迄今为止德社也只派出了紅鷹軍團这样小规模的、名义上是志愿军的部队,而且主要目的是控制巴库油田。

沙俄广袤土地上的混战还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伦敦方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正式启动了之前束之高阁的干涉计划,决定插手内战。

此前英国人还在担惊受怕的提防德国人强渡英吉利海峡,可随着战况趋于稳定,这个威胁愈来愈小,英国人立刻就准备在其它战线上搞事情了。

现在随着美国人正式下场,对沙俄的干涉就更加有可行性了。

一个星期前,温斯顿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抵达了华盛顿,同富兰克林总统会面商议。

二人洽谈的主要内容是交换各自意图,接着确定战略方向。

英国的宗旨是尽可能的维持大英帝国完整、维持日不落帝国的地位,最重要的就是确保殖民地的安全,尤其是印杜。

美国则期望能够将自己的势力根植在欧洲各地,充作未来施加影响力的据点,并不介意在博弈中打压表面上的盟友英国。

多年前,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把地缘政治推向全球,在他的理论中,欧亚大陆被称为“世界岛”,他宣称控制了世界岛之心脏东欧,便等于控制了全世界。

从地中海到中亚、从印杜到中东亚,这儿云集了富庶的资源和古老的文明,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也主要在这儿进行。

哈尔福德麦金德的理论往往被认为是大战的理论依据,与之伴随的陆权论思想亦具备重要地缘政治意义。

美国人现在也在反思,过去孤立主义虽然带来了不菲的利益,但也滋生了安于美洲的风气、狭隘了国际视野。

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全球化的国际政治需要全球化的政治地理

他们力争让美国人破除陈见,用全新的思路看待世界,努力掌握世界主导权,扮演世界岛离岸平衡的操盘手。

这直接影响了美国上层的战略。

第一,美国不应像英国那样深入欧亚大陆,以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第二,美国不能再走孤立主义的老路,偏安一隅的日子到头了。

第三,美国应延续先欧后亚的战略。

第四,美国需要谋求具有战略价值的前沿阵地,方便随时介入欧亚大陆事务,以巧妙灵活的外交为矛、以雄厚强大的军事为盾,撬动全世界

具体到现实,富兰克林总统收到的草案中罗列出来的目标就有数十个应该争取在冰岛、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建立含有军事基地的据点。

投身于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为了压制德社,实际上是致力于投射影响力。

美国上层普遍认为不可能击败德社,但争取控制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半岛还是有希望的,如此便可建立起一个包围网,将这些国家牢牢的捆绑在一起。

另外,东方的战略则颇具阴狠意味。

东南亚诸岛已经被放弃了,美国上层觉得将大明赶回本土的巨大代价并不值得,而且可行性较低,意义不大。

因此只需夺回马里亚纳群岛,并确保澳洲的安全即可,之后便可以同大明媾和。

在此期间,应该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推动澳洲、印杜、埃及这三地的独立,并尝试拉拢之。

失去了澳洲、印杜、苏伊士运河的大英帝国还能称之为帝国吗日不落帝国的太阳永远不会再升起了

为达成此目的,可以考虑和大明展开秘密谈判。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和英国彻底撕破脸皮也是可以考虑的。

富兰克林总统基本认同这一系列战略思路。

假设一切顺利,英国将沦落为二流国家,再无威胁可言。

德社注定统合大部分西欧与东欧,成为可怖的庞然大物;坐拥南洋的大明也会飞速发展;势力遍布欧洲的美国则能够收获良多。

那时候便会成为三足鼎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