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天翻(1 / 3)

听柳如珑说,那场义演筹了一万两银子,购置了粮食药材一起送往灾区。

金子来说“本来是九千五百两的,张二爷说凑个整,多给了五百两,凑齐送过去了,往年他有什么善事都萧规曹随,我看今年他是给你的面子。”

秦追平静回道“张二爷人很好。”

年禄班多了个叫秦杏游的角儿,在长江下游一带的码头可火了,这事业内知道的不少,一些票友也晓得,但直到义演过后,票友们才知道这杏游果真非同凡响。

谁知等义演一过,那秦杏游却再不露面,连侯盛元都不出来了,让一群喜欢上胭脂虎的戏迷很是痛苦。

这人怎么就不见了呢

其中一个票友叫纪德程,秀才出身,考不上举人后便下海经商,大小有个儒商的名头,也是出名的票友,常为喜欢的角儿写文章发到报上。

那日看完胭脂虎后,纪德程便迷上了秦杏游的戏,回到家里便日日期盼,待年禄班再登台,立时就买了票去看。

可是秦杏游却已不在年禄班里,去班里找熟人打听,一个个嘴巴比蚌壳还紧,大的师傅们已经答应了侯盛元要保守隐私,小的则是觉得秦杏游是世上唯一会在他们生病时给他们免诊费的人,自然不愿意随意说出秦杏游的消息,怕得罪这个好大夫,往后病了没人管。

纪德程遍寻秦杏游不到,一跺脚,干脆写了篇杏游何处的文章发出去,开篇先写了那日见过杏游的戏后如何辗转反侧,又问秦老板现下上哪去了,便是不唱戏,好歹报一句平安。

这也是关切,往日便有些童伶,才出名红了一点,就被有权有势者赎身带走,往后再不登台,没过几年色衰爱弛,死在路边的都有,秦杏游那么美,可不能走了歪路。

只是以前也没谁这么登报寻角儿的,因而梨园里原来不知道秦杏游的人,这会儿都认识这个名字了。

侯盛元在心里将纪德程骂了八百遍,金子来不得不劝他“纪老板也是好意,他这人从不和戏子有看戏以外的联系,这番也是真关心追哥儿。”

所以狲子啊,你可千万不能半夜翻墙去把人蒙了被子打一顿,那是白开水才干的活

侯盛元没好气道“我徒弟又不在申城,他当然找不见人”

那么秦追去哪了呢人家都登报了,为了防止舆论越来越大,是不是该回复一下

侯盛元不得已写了信寄给报社。

杏游并非伶人,本是良家子弟,自幼学医,学戏只为爱好,如今随家中长辈去灾区为人看病。

因着有和盛和武馆相熟的商人老家在苏州,怕家人受灾,便特意来武馆请人,护送他的车队回去,李升龙就被卫盛炎派去了苏州。

秦追听说此事,便表示他想一起去灾区,到那边搜集病例,顺带保护李升龙的安危。

李升龙

一开始没人把秦追的话当回事,但在秦杏游登台后,到处找他的

人实在不少,因此侯盛元还是决心放这小子出去避避风头。

李升龙人都麻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架着马车,苦着脸道“小师弟,你今年怎么老往外头跑上半年跟着师叔走,他带着你,你好歹日日练武不会落下练功,现在下半年了,你这又跑出来。”

秦追坐他身边“留在申城的话,年禄班的班主一定会来找我登台,哪怕他本人不想找,戏园老板和老票友一推,他也不得不来,只要我不在,那些人就没话说了。”

就算侯盛元不许芈七豆透露秦追的真实身份和住址,可有钱有势的人下力气去查,要瞒也难,秦追就是躲这些人呢。

李升龙听到缘由,也只能理解“你也不容易。”

在大师兄心里,有家不能待显然是很悲伤的事情,秦追却并不觉得难过,他觉得自己只是在重走郎善彦走过的道路踏遍千山万水,见识各种各样的病例,救许许多多的人,积累医学经验,然后将知识和经验传给下一代。

前世从金三角回家的时候,秦追的人生规划并不清晰,顶天就是读个医科大学,拿到正规执医证,在父母身边把一辈子混过去,年少时经历的痛苦和悲伤则统统忘掉。

现在的秦追却有一些心态上的变化,他不想要遗忘,他想要铭记,记住那些曾经帮助过他,教导过他的人,然后在某一天,他可能会和侯盛元一样收弟子,或者干脆就是去当老师,让更多医生救更多的人。

如果多在外走几趟,可以让秦追把自己的人生想得更清楚些,就绝不算亏。

这趟去苏州,秦追依然带了芍姐,这是他特意问过的。

“芍姐,我看你对护理学有兴趣,要不要和我一起走,学怎么做个护士”

“正合我意”

到了灾区,那富商的家人果然遭了灾,好在只是田地损失惨重,人都没事,但邻里乡亲却有不少染了痢疾,因水灾后常有痢疾,秦追特意带了许多葛根芩连丸,这是专门治痢疾的中成药,现在都派上了用场。

芍姐跟着秦追,见这小少年去找乡绅谈话,又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