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寻找光明(2 / 3)

好的去处。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在上海成立了医学院,聘请的是美国第一流教授,他们的水平,绝对比那个日本医生强。”

上海是李谕的常驻点,有栋小洋楼和豫园,位置都很不错。

刘振声是个硬茬,连着对抗一个日本武士和柔道高手,都赢了下来。

李谕说“我倒不这么认为。”

向恺然极为热衷武术,在日本留学了好多年,其中相当多年份就是在弘文书院,与很多日本柔道高手有过交集。

霍元甲由衷感叹“小兄弟是块练武的料。”

霍元甲一击过去,听见了一声骨头碎裂的声音。

柳亚子说“只可惜白话文的韵味尚且缺一些。”

盛宣怀说“我会奏请朝廷,为先生封赏。”

李谕说“我猜的。”

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几条铁路就是津浦铁路、京汉铁路、京奉铁路,已经把北京-上海、北京-武汉、北京-沈阳连起来,这几条铁路有个明显的共通点基本修在平原上。

霍元甲的死虽然是个谜,但至少九成可能是日本人下的黑手,上海精武会的史料就有记载。

不过基建行业与国力的联系太大,没有钱,就没法修路。民国时期的铁路修建速度,甚至比晚清时期还要慢很多。

日本医生秋野检查了一下伤情,说“霍师傅好功夫。”

口气怪怪的。

“茅以升”李谕来了兴趣,坐直身子说,“你几岁了”

李谕说“好年纪,在中学里念几年,正好去美国留学。”

柳亚子说“不止募捐,今天还是我们南社的聚会。”

像迅哥这种,在弘文学校只是业余练一下柔道的体会不到精髓,不过还是有人对这个感兴趣,比如向恺然。

可惜李谕不太会组织社团。

听到如此大的大数字,盛宣怀道“华洋义赈会忠肝义胆,天地可鉴,我代表中原地区灾民,向诸位道谢。”

到达上海后,李谕先把茅以升带去了上海中学,由于他在南京已经读了几年新式学堂,很容易就通过了入学审核。

福开森对红十字会会长盛宣怀说“本人代表华洋义赈会,捐赠100万美元,以应对灾情。”

李谕说“你要是说诗歌方面,白话文当然弱了一些,但并非一定写不出好诗。”

李谕对霍元甲说“霍师傅对日本柔道有没有了解”

李谕笑道“桥梁是土木中最有技术含量的一部分,现在咱们的铁路很多地方并不好修,尤其是跨越大江大河的地方。要搞土木,最难的必然是桥梁。”

茅以升说“难道洋人的心理学有读心术”

李谕说“现在日本人狂傲得很,绝不会服气,如果日本那个医生将来找你治疗或者药物,千万不要接纳。”

福开森说“如果真能如此,我们华洋义赈会还会继续为将来的灾情帮助。”

另一名南社的成员陈去病说“我们以文字为武器,同腐朽的统治阶级做斗争,名字虽然听起来没有那么威风,但我们会证明,文人在乱世并非一无是处。”

茅以升倒是没有想这么多,于是说道“我就是看长江黄河上都没有桥,想做修桥第一人。”

霍元甲道歉道“拳脚无眼,但在下并未想真断其臂。”

纺织厂接到上百万口罩订单时,非常错愕,但钱都付了,肯定要按时交工。

茅以升说“您怎么知道我想学土木”

霍元甲练的又是实战路数,并不是很惧怕对方,日本柔道高手想要抱摔霍元甲,都被躲过。

华洋义赈会、上海红十字会的很多募捐活动便在此举行。

李谕又反复多次叮嘱了霍元甲和农劲荪,让他们尽可能远离日本人,两人对李谕的意见比较尊重,希望不会出岔子。

李谕说“科学与文化确实应该走入普通百姓。”

农劲荪抱怨道“元甲,伱下手太重了。”

这些钱李谕只是垫付,不久后朝廷就会出钱购买。

柳亚子说“当然看过,而且很喜欢。引人入胜,想象瑰丽,如同看志怪一样痛快。我在想,如果全天下所有人都有看懂通俗的能耐,那么我们也不至于输给日本国。”

李谕说“如果找一些从日本留学的人,或许会更多信息。”

武侠鼻祖。

“知己知彼嘛。”李谕说。

福开森说得很委婉,但盛宣怀听出了其中意思,于是说“放心,红十字会中本来就有外国人,财务方面也使用了最新的统计手段,不会出现贪腐。”

在大土木这个行业里,桥梁毫无疑问是非常高大上的,专业性极强,即便到了李谕穿越前的时代,铁路、公路遇到高难度桥梁时,都是要专门的大桥局来承接。

向恺然一听也乐了“将来说不定。我现在也很喜欢看帝师的星战系列。”

李谕的身高放到现在真的很有杀伤力,他说道“诸位在张园也是参加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