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擦洗身子(1 / 2)

民国小掌柜 折吱 3886 字 1个月前

“哎,小事,小事。您且在这儿稍微等一会儿啊。”

谢放让车夫帮忙开下门。

不过是搭把手的事,车夫爽快地答应了。

车夫接过谢放手中的钥匙,前去开了门。

车夫将钥匙递回去,谢放接过钥匙,付过车资。

车夫一看,这位爷给的一块钱,他得找零,于是低头在腰间的布包里翻找零钱。

谢放温声道“不用找零了。”

车夫一听,喜不自胜,又是点头哈腰,又是道谢的“多谢这位爷,多谢这位爷。”

白天,青柳巷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外出做工去了。

四下无人,只有隔壁家杜婶养的鹅偶尔发出啼叫。

谢放抱着阿笙,进了阿笙家的院门。

谢放曾经不止一次,见过阿笙画的青柳巷的家。

是以,对于这座他只拜访过一次的宅子,他一点也不陌生。

谢放走过前院,往东边的厢房走。

阿笙房间的门窗都敞开着,通风。

谢放迈上台阶,抱着阿笙迈进房间。

谢放在靠窗的桌上,瞧见了阿笙用镇纸压着的一幅临摹的山水画。

确认自己没走错,谢放弯腰将阿笙抱上床,弯腰脱去他的鞋。

阿笙的脑袋一沾上枕头,便习惯性地往里头滚去。

谢放右手掌心及时地抵在阿笙的脑门上,避免了阿笙的脑门磕上床板的悲剧。

谢放收回手,食指轻点阿笙的脑门,失笑,“险些这儿就要肿了。”

阿笙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脑门差一点遭殃,微张着嘴,呼呼地睡着,脸颊殷红。

谢放拿过枕头,垫在阿笙的脑后,指尖不经意间触到阿笙后脖颈,有些湿。

谢放便将手往后衣领里头伸了一些,阿笙的后背全是汗,便是衣衫都有些湿。

应是饮了酒,导致身体温度升高,以至出热排汗。

不能穿着湿衣服睡觉,否则醒来怕是要着凉。

谢放直起身,打开阿笙的衣柜,在里头找了一件短衫,亚麻阔裤。

单单只是换衣服,怕是不行,还是得将阿笙的汗给擦一擦。

谢放走出房间。

暗卫阿达不知何时站在门外。

未等谢放发话,阿达便主动禀报道“二爷,福禄让我提醒您,府城说得上名号的几个绸缎庄的老板,都还在隆升等着见您。”

隆升产的纱线比符城现在市面上进口的纱线都要便宜不说,用隆升的纱线生产出来的布料牢固、耐用,易着色,还不易褪色。

第一批纱线面向市场时,绸缎庄的老板们尚且处于观望的态度。

等到隆升第二批、第三批纱线投向市场,各大绸缎庄是争相竞购。

因着隆升也有自己的纺纱生产线,产量虽小,可质量上乘啊关键还便宜

是以,府城大的几家绸缎庄,都想越过布行,直接同隆升合作。

如此便造成了几家外资纺纱厂的不满,几大外商纺纱厂联合起来,压低了市场布料的价格。

于是原本同隆升合作的几家绸缎庄的老板,便又想着去买低价的洋布。

因着已经同隆升订好合同,想要毁约,却又不想赔偿违约金,这才上隆升集体向谢放“商量”来了。

先前几家绸缎庄的老板便来谈过谢放的口风,均碰了软钉子,这不,不死心,联合来同谢放“商量。”说是商量,无异于施压。各大绸缎庄的几位老板想要毁约,那边外商又沆瀣一气,暗自抬高了纺纱的原材料,从生产和销售渠道两面夹击“隆升”。

谢放从前同符城的几个外商关系虽好,利益当前,自是什么“情谊”都做不得数。隆升的艰难同谢放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今日来参加阿笙的“出师酒”,已是忙中抽空。

若是阿笙没有吃醉,酒席结束,谢放便会告辞离席,去处理厂里的事情。

眼见距离同几位绸缎庄老板的约定时间快要到了,福禄却不见二爷回去,便派人到长庆楼传话。

到了长庆楼,方才知晓,二爷来了阿笙的住处。

福禄没去过方家,想起阿达一直以来都被二爷派在阿笙的身边,这才先办法联系上了阿达,让阿达给他传个话,提醒二爷。

谢放“嗯,没忘。”

阿达“”

就这

二爷不打算回复一下福禄,具体什么时候回去么

还是说,就让绸缎庄的那几位老板等着

二爷就不担心那几位绸缎庄的老板等急了,当真单方面毁约一旦洋商给的价格利润超过毁约金,那几位绸缎庄老板毁约也不是没有毁约的可能。

隆升如今的市场可是好不容易做起来了,那几位老板要是联合起来一起毁约,洋商那边又对二爷步步紧逼的,他都替二爷着急二爷还有心情在这儿“伺候”人

“二爷”

猜到阿达要问什么,谢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