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章 宋家分家(2 / 2)

这便略过了,让贾代全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说说看,这个合作能不能成。

贾代全也觉着合作好。

他还想到了另一处的事。

“江家跟徐家关系亲厚,两个小辈是一起长大的交情,现在还合作做这么大的生意。徐家的小哥儿嫁得好,跟咱们家没关系,攀旧情也求不来好的前程。但这回趁着江徐两家火热,我们掺和一脚,看大少爷能不能在里头挣一份功名回来,这不比挣钱实在大少爷有了功名,就不算肥羊,自有立足之地,成就一番事业。”

宋威也想到了这里,但他舍不得放孩子出去冒险。

他这一代才创业,家业已经足够代人富足,家里人就这么点,他也老了,就想家人齐齐整整的。

宋原还没想到这层,他问贾代全“怎么个挣法”

贾代全看一眼宋威,得宋威点头,才跟宋原说“你知道徐家小哥儿的夫君是谁吗”

宋原当然知道。

他不确定“我去参军”

贾代全摆手“那又何必欠人情我记得糖厂有个预留仓库,存货三千斤,新的来,旧的出。说是对军销售的。售卖简单,运货难。这里可以争取。”

宋原知道这里。

订单还没到,不知什么时候会来。

他脑子转得快,立刻就想到谢星珩搞皮料生意,还跑到津口县那么远。

他们在丰州县看场子的时候,江家的生意都过手了。江家还有个米铺,盈亏不定,把铺面的损耗放进去,总体是亏本的。但米铺同样有存粮。

宋家也是经历过动乱的人,这才团聚没多久。

这些事情串一串,宋原就明白贾代全说的机会在哪里了。

运气好,他能顺利等到。

运气差,合作也不亏。他在外面跑的时候,一样可以为自家寻个别的营生做根基。

后半段的议事就跟说天书一样,宋野半点没听懂。

到他听懂的时候,是宋威说要分家。

宋野

分家,是他们对“人心”做出的防备。

在生意之外,也把宋原这个人分出去。相当于断尾求生。

宋原好,宋家都好。

宋原没能成事,宋家还有家资兜底。

宋威分家很简单,叫贾代全做个见证,家财地契一分为三。他们夫夫俩一份,宋原一家四口一份。宋野光棍占一份。

但宋威跟宋野说“你没几个才干,钱就少拿点,多些良田和铺面,家里老伙计帮你经营着,后半辈子也能富贵着过。”

宋威跟孟秋拿捏着皮料跟香料生意,留些活动资金。

余下的钱财、宝物、丝绸等,都给宋原。

江知与现在提出的合作,还用不上太多的钱。

只需要宋原点头,就能上任干活。

但他们做生意发家的人,最知道哪些地方要花销。

小鬼难缠。钱财开道是最快的方式。

决定要入伙,就用最快的速度把地位稳住。

地位稳了,才有余力谋求前程。

生意跟着能生钱。

宋威提前跟宋野说好“我跟你爹爹以后肯定是帮你大哥多,你到时别多心,家里要个顶梁柱。”

宋野知道的。

他还没搞懂事情怎么这样了,不敢吭声。

宋威说了,他就讲“分给我的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大哥家四个人,我就一个人,怎么分的一样”

宋威跟孟秋都是笑。

缺心眼有缺心眼的好,家里少些勾心斗角。

孟秋说“你还能一辈子打光棍啊”

他跟宋威去看过那个岳夫郎了。

人挺白净的,有把子力气,也很有韧劲,卖点蒸糕,连着摊子带蒸糕,都是一个人挑着担出去。

娘家人不要他回家,嫌晦气。平时也没个人搭把手,这生意都是他自个儿撑着的。

也有骨气。一两年了,别人说他肯定过不好日子,他偏偏把日子过下去了。

孟秋跟宋威看了都满意,就看媒人怎么吹,让人家瞧上他们家这个傻老二了。

宋家分家结束,贾代全写了分家契,确认无误后,宋威跟孟秋都签字摁手印。明天拿到衙门里去,这事儿就成了。

因今晚把事情都说开了,说透了,贾代全知道利害关系,一颗心落地,也不纠结受了多少恩惠,好好干活便是。

天色已晚,贾代全留宿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