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 农庄裁员(捉)(2 / 4)

,他们吵着也尴尬。

两拨人都往主座这里看。

谢星珩不知趴在桌上写什么,拿根小炭笔,落笔如飞。

江知与双手环胸往后靠在椅背上,表情淡淡的,看不出喜怒,眼神平静的看着场内众人。

他们看来,江知与就看去。

他们又缩回视线。

很怪,那么软和多情的一双桃花眼,偏能藏着利剑,让人下意识避开锋芒。

江知与问“吵完了吗”

两拨人哪还敢吵闭嘴之前,都辩驳了一句。

元老们说“我们拦了,没拦住”

书生们说“他们站旁边看着,根本没过来”

江知与目光巡视一圈“你们都听见了吗”

农庄出再大的事,也只有少数人成了老鼠屎,多数人还是踏实勤劳的。

他们知道东家是谁,也在江知与跟谢星珩的带领下

,让生活发生了实质改变。

听见问话,两头不沾的人,都立马回答“听见了”

江知与问“这里四个秀才相公,确实给炕里添柴了,你们听见了吧”

管事们继续答话“听见了”

江知与又问“鸡场的孵化屋管事都只是站着旁观,所谓的拦了,只是口头喊话你们烧一个试试看,这都听见了吗”

管事们也都点头“听见了”

听见了,那就无异议。

江知与问谢根“大哥,依着鸡场的孵化管理条例,故意损坏种蛋,应该怎么处理”

管理条例是谢星珩制定的,谢根跟陈冬天天读记,早就滚瓜烂熟。

鸡蛋是易碎品,孵化的温度纯靠人工来感受,损耗是正常的。

一般有孵化率区间,上下浮动百分之十,都叫过去问问实际情况,下次改正就好。

若数量过多,一下数百枚的鸡蛋砸坏了、烧坏了,也考虑到容错率,根据实际情况来,通常是员工个人跟厂里平摊,各担一半的责任。

而恶意损坏,故意损坏,不计数量,一律开除。

这是思想问题。

思想可以改造,但谢星珩兼顾不了这里,大哥大嫂也没这个能力,只能一刀切。

在鸡场务工的人,都是穷苦百姓,谁不知道鸡蛋的精贵

也就是江府出来的旧仆,不知百姓疾苦的书生们,才能故意搞出这种事。

谢根说是开除。

他说得坚定,也有几分咬牙切齿。

一屋子的鸡蛋

这些人是得换掉

这话一出,管事们的脸色各异。

多数人是神色欣喜东家秉公处理,他们才感到公平

而书生们跟元老们都傻眼了。

怎么就开除了

书生们还要脸面,反应过来以后,认为这是当众羞辱,气得脸色铁青,呼吸都变急了,还拿乔,不想跟江知与说话,要找谢星珩这个书生说。

他们让谢星珩说话。

谢星珩放下纸笔,抬头看他们,眼神凉凉的。

“你们想听我说什么”

书生们看他这态度,明白这事没得商量,硬撑着体面道“当初若不是顾念同乡之情,我们压根儿不会来鸡场干活我们是读书人,是有功名的秀才,来这里养鸡是屈才了,你们瞧不上我们,看着我们在厂子里被几个奴才欺负,现在还要开除我们。我们倒要问问,这就是你们对待人才的态度”

江家需要人才的事,县里百姓都清楚。各项培养计划落实下来,百姓家跟着受益,都以能到江家干活为目标。

他们这是明着威胁。

今天要是开除他们,他们就要出去说江家人排外,连秀才都欺负,普通百姓来了,那不得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下

谢星珩听笑了。

“是非黑白,我不跟你们在这里辩

,公道自在人心。瞧不上鸡场的活,那便走吧。再说一句,我就当你们口是心非,爱死鸡场了。”

处理有功名的秀才,非得谢星珩发话不可。

拿抄家、共患难说事的元老们,江知与就能全权做主。

江知与没想到早前的善举,反养出祸患。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家总能遇见这种白眼狼。

拿了恩惠,不求他们记恩,也不求他们报答,就这么安安静静过日子都办不到吗

他们要算账,江知与就跟他们算。

“你们以前是卖了身的家仆,你们生死都在江家,理应跟主家荣辱一体,福祸同当。

“我们家给你们自由身,给你们安排职务、相看亲事,已尽了情分。你们不识好歹,有好日子不过,我家也容不下你们。”

他话得绝,那三个元老立马坐不住,眼泪说来就来,一路从下面哭嚎着过来,求江知与饶他们这一回。

又是念在往日情分,又是念在主仆一场,又说自个儿鬼迷了心窍,做这糊涂事,又要说妻小难养,求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