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果树变银山!(2 / 5)

他们拉着新来的“果商”,也就是那个托儿,让他来评评理。

托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理所应当的站在果商这头。

果商们见他们占理,心里才舒服。

客栈老板语无伦次比划,急得脸红脖子粗。

托儿认真听着,然后跟果商们说“几位哥,我听着好像是这么个事儿。你们不是说他们抬价,逼着你们当冤大头,要么买一千斤,要么高价买吗但我刚听他说什么没人要你一个人买一千斤啊,你们听见了吗这是什么意思啊”

果商们注意力在吵架上,哪里能注意到客栈老板密密麻麻的叨咕里的一句话

他们说没注意,又说“这又怎么了这不就是爱买不买的意思吗”

托儿还煞有其事,防贼一样,拉着几个果商,躲着客栈老板,跑到街上去,跟人凑一处,小小声说“我觉着这事情可以操作一

下。”

怎么个操作当然是拼单啦

想看羽春的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们推出一个代表,去低价拿一千斤的货物。

然后根据各人订购斤数,把货款结了。

几个果商愣了愣,然后眼睛发亮。

对啊。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

他们买来了,就算当着果农的面分货物又怎样

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正常售卖,果农们管不着

不过他们就是想一想,为了以后的长久合作。他们得悠着点。

当晚,托儿也入伙,说要定三百斤的果干。

果商们都听惊了。

“这是新品,你买那么多,万一卖不出去呢”

托儿摇头“我这三百斤,一路送到京城去,京城贵人多,一准能卖光。”

这托儿,是江家的人。

三百斤货,也是江家此行真会拿的。这样子做戏,才算全套。

拿了货,一路北上。

给禹南县送一批,让李燕白能有东西卖。再回丰州县留一批,家乡的人也得尝尝鲜嘛。最后才是京城。

送到京城的,不是货物,是“人情”。

依然是那几个门户。何家是自家兄弟,要给一些。程明要有,霍首辅家要有,顾慎行家也得有。

到时根据货品存量,酌情多给顾慎行一些。

他加盟了糖铺,开在了京城,能给贵宾用户先送一点,也是人情。助力糖铺在贵人圈子扬名。

话回津口县。

果商们看这托儿如此大气,说话又熨贴,说信得过几位哥哥的眼光,先买一批试试水。

果商们看他拿三百斤的货,还说是试试水,就想结交他。

一问果然是该结交的人,能做这个主的人,竟然只是个小管事。东家是丰州县江家的。

“我们江家是皇上特批的盐商,几位哥哥若有需要,也能来丰州县转转。”

盐商

他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年头,沾盐的,哪一个不富

他们反过来,开始喊这小管事哥哥。

管事的不客气,但“哥哥”依然挂在嘴边,大家互相当哥哥。

进货危机解决,采购时,才有第二个计划推动。

“老带新”活动。果商们若能带动别的商人来津口县进货,报相应果商的名字,可以享受折扣,每斤能少一文钱。双方都能少。

商人们机灵,“也就是说,最低进货价能在二十九文钱一斤”

果干销售负责人憨憨笑着点头“嗯嗯,对的,我们姑奶奶是这么说的。”

一提“姑奶奶”,果商们就知道是家里出了女官的。

家里有女官的人,行事规矩,不会败坏名声。

他们放心了些,也想带些果酱卖。

津口县的人投桃报李,感念谢星珩给他们的果子找到生路,也替江家宣传。

“果酱难做,江家在县里选地方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在盖作坊了,你们下次来,或许就有果酱买了。”

果商们听着懵懵的。

“江家什么江家”

跟他们一起来进货的管事含蓄笑道“是我们东家的生意,果酱要的果子多,他让我去找你们打听打听,还有哪些地方有便宜果子卖,各位哥哥别介意,这果子我是真要买的。”

果商们晕晕乎乎,发现这江家真是好大的手笔。

初来乍到就开作坊,做水果生意。牛得很。

拿了果子,各人上路。

津口县为“赔罪”,启用了县衙冰库的存冰,给他们冰藏果干。让果商们心里最后一丝火气也没了。

今年来时,他们没有体谅果农辛苦,明知他们挣不了几个钱,依然拿乔、压价。

因为果干,二次来津口县,反而多了些理解。理解他们最初的恶劣态度,也理解他们抬价的原因。更接受了他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