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心经(2 / 3)

便将魔体突破,汹汹穿身而出。

“啪啦啪啦”

那金丹魔物僵立在地,胸腹之中一道剑痕分剖,漆黑毛发,魔骨血肉之间,尽是电弧闪烁,剑气肆虐,更有五行之力贯入体内,侵攻五脏,构成五行循环,相生相克之轮。

体系如轮,正转相生,增强自身威力,逆转相克,提升对敌伤害。

如此一击

“轰”

五行剑气,炸裂开来,魔物初成之身,怎能经受得住,一瞬炸成齑粉。

“砰”

剑光落下,许阳身影显出,也是一阵踉跄,口见朱红,面色微白。

金丹,到底是金丹

纵然五行灵根,上等资质,纵然五行真诀,顶尖功法,纵然几世积累,底蕴雄厚,纵然针锋相对,正法克魔

诸多种种优势,也难弥补两境修为之差,最后不得不付出一点代价。

但也只是一点代价而已,虽然沉痛但还在接受范围。

“嗬”

许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运行功法,强压伤势。

随即,抬手一招,一个破破烂烂的储物袋便被摄了过来。

其实,他也不想步步紧逼,冒险与沈红玉拼命,实在是没有选择。

追击途中,他已查看过宇文杰的储物袋,内中只有一件合他所用的五行灵物。

这倒不是宇文杰身为宗门子弟,还没有朱阳道人一个散修身家殷实,而是他身上的灵物,绝大部分都为水属极寒之物,没有朱阳道人那么种类丰富。

宇文杰凑不全,那就只能死追沈红玉了,总不能再浪费时间去找其他修士。

也不知道是哪位炼器高手,创出了这储物袋的炼制法门,虽不能做护身法器,但却比同等法器都要坚韧,就算被人打破,内中之物也会爆出,而不是消于时空。

看着手中虽然破烂,但并未损毁的储物袋,许阳感叹一声,打开查验起来。

“竟然真有,五行灵物,总算全了。”

看着储物袋中最后需要的一件五行灵物,许阳点了点头,就要飞身而去。

却不想

“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阵偈言诗声,梵音禅唱而来。

“”

许阳眼瞳一缩,凝注前方。

前方,汹汹暗雾之中,隐见一人身影。

赫是一名僧者,一名白衣僧者。

白色的僧衣,染上了血腥,斑斑点点,触目惊心。

血从何来

眼孔之中

口鼻之中

不,是一洞之中

僧者面庞,不见眼瞳,不见口鼻。

只有一个大洞,一个血肉坑洞,吞噬了面目五官。

还有一道符箓,一道血红符箓,贴于额前,似镇非镇。

他步踏而来,头颅之中,鲜血溢淌而出,更有骨肉蠕动,隐隐构成一张脸孔。

那脸在血肉坑中扭曲,发出悠悠梵音,好似佛陀禅唱。

神圣

妖邪

如此矛盾,又如此契合。

他步步踏来,口中禅唱之声,竟是世人熟悉偈言。

菩提偈

相传,佛门禅宗,五祖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门下寺僧作偈。

一僧神秀,主张渐悟,作下菩提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一僧慧能,主张顿悟,便于神秀偈上二作一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两人所做,最终认为慧能悟性更高,密将法衣授于他,选为嗣法弟子,即是未来的禅宗六祖。

这便是菩提偈的故事,一个奇才被另一个奇才盖过的故事。

两首菩提揭,谁人见高低

虽然后来,惠能神秀南北齐名,但五祖衣钵,禅宗法传终究还是授予了慧能,让人赞叹六祖大智大慧之时,又不禁为神秀上座的失色扼腕叹息。

如今这僧人,是神秀还是慧能

不,他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何为菩提树,何为明镜台”

“慧能,慧能,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盗我之作,夺我之名,媚我之师,窃我之法”

“既生瑜,何生亮,既生瑜,何生亮啊”

“我恨,我恨”

“神秀,神秀,伱着相了”

“法无高低之分,渐悟是悟,顿悟亦是悟”

“法无高低,若无高低,为何还分佛魔”

“佛不收我,我便入魔,魔即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