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倾巢(2 / 3)

空荡无人,一方坚城严守,看来略显怪异。

此时,秦淮北界之内,一行人正仓惶逃窜。

“快快快”

“前边就是秦淮河”

“过了秦淮河,就是南方了。”

“这些恶鬼,必不敢追,快”

一行人仓惶而逃,有僧有道,有文有武,或驾祥云,或乘法器。

在他们身后,则是阴风阵阵,汹涌如潮,欲要追赶而来,将他们吞噬淹没。

一块袈裟飞空急遁,白眉老僧驾驭法器,后方还站着一个面目惊恐的小和尚。

小和尚回望身后,眼见汹汹阴气潮涌,内中浮现恶鬼狰狞面目,不由得面色发白。

他们乃是佛门僧众,北地佛门僧众,因为庙小,偏居一隅,所以未往京城参加那要命的水陆法会,侥幸逃过了一劫。

但逃过这一劫,还有下一劫,北地沦为魔域,妖魔恶鬼肆虐,他们历经千辛万苦,门内师长死伤殆尽,最后只剩下他们一老一少逃到此地。

生路就在眼前,但死路紧追身后。

看着面目枯槁,法力即将耗尽的老僧,小和尚眼中尽是绝望。

“白云,为师不行了,你抓紧禅杖,我送你一程,记住,一定要将金佛带到鸣霄观,交给石天师,如此,才能将我佛门此次犯下的大罪消减几分。”

“去”

说罢,老僧一把抓住小和尚,将一个包裹塞入他怀中,又将最后法力注入禅杖,就要拼死将其送出。

却不想

“轰隆隆”

闷雷轰鸣,天地骤暗,似有殃云降下。

随即,阴风呼啸,鬼气喷涌,前方虚空随之扭曲,现出一片幽冥世界。

“踏踏踏”

“驾驾驾”

“咴咴咴”

幽冥之中,兵马声响,黑雾如常喷涌而来,竟是凝成实质的阴气。

随后,大地轰鸣,蹄声如雷,黑潮之中影影绰绰,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直接堵住了前方生路。

“这”

见此一幕,纵是老僧,也经不住变了颜色。

青天白日,乾坤郎朗,竟有万鬼出行,阴兵借道,直入阳间

这等威势,比之身后死死追杀的百鬼恶潮,还要强盛千倍万倍啊。

那妖魔之势,已至如斯境地

骇然之间,千军万马,已至眼前。

“阿弥陀佛”

“天意”

“劫数”

老僧无奈,只能闭眼,准备接受这一命数。

却不想

“轰隆隆”

阴风呼啸而过,死者不触生人,千军万马奔腾冲撞,后方追赶的千百恶鬼躲避不及,直接被碾碎成渣,消没于黑潮之中。

“呼呼呼”

阵阵阴风呼啸,惊得身躯颤抖,但等了许久,也不见疼痛,更无噬魂之感,小和尚经不住睁开眼睛,又拉了拉老僧的衣袖“师,师父”

“嗯”

老僧亦是疑惑,睁开眼眸,向前看去。

随后便见,一尊鬼神,一尊三头六臂,威若金刚,凶似修罗的鬼神,迈动百丈身躯,自从阴间踏出,身后还有五方兵马,军容整肃。

方才万鬼,不过前阵小卒

如今中军,才是阴司精锐

“这”

“增损阴阳将”

“是阴山府司”

老僧也惊醒过来,急忙抱起小和尚,站到一旁躲避阴司兵马。

“轰隆隆”

无人理会于他,增损大元帅,令五路鬼帅,并百万阴兵,做大军前锋浩浩荡荡,直向北地冲杀而去,沿途妖魔尽成齑粉。

阴兵借道,先锋开路。

随后

“轰隆隆”

远方天穹,又闻轰鸣。

老僧抬头,循声望去,又是满面骇然。

只见秦淮之南,已是大暗黑天,一片黑云压空而来。

黑云连绵,遮天蔽日,云上影影绰绰,尽是道人法师,又有雷鼓捶响,电光如龙,好似雷部天兵,遣入人间。

正是

“鸣霄观”

“是鸣霄道众”

老僧还未回神,便见一旁同样幸存的道修惊呼。

“听闻积雷山鸣霄观,石法王座下真人三千,道众十万,皆修雷法,又供奉雷部诸神,一出积云遮天,雷电蔽日,犹若雷部天兵,果然名不虚传”

“当年石法王扫荡天下妖魔,鸣霄道众随行,布置都天法坛,立下神霄大阵,催动玉清神雷,不知多少妖魔,乃至万年老妖,在此雷霆之下魂飞魄散。”

“此番是要那妖魔也尝尝苦头了”

看着积雷远去的鸣霄道众,劫后余生的众人惊疑猜测。

就在此间

远方天穹,辉光煌煌,千剑万剑浩荡成流,呼啸而来,又是遮天蔽日,风惊云走。

“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