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玄门内丹(1 / 3)

元始诸天 弃还真 5274 字 5个月前

紫霄宫内,赤明三人相对而坐,三方云台各占紫霄宫一角,中央盘立一尊三足紫金炉,炉中真火缓缓升腾,一缕缕紫烟经久不散。

这三大门人受得玄都道人之命,在玄都山界大开山门,授予玄门神藏大道真谛。

只是大道真法不可轻传,赤明三人纵然有传授神藏大道之心,却也是忧心真法所托非人,致使神藏大道蒙尘。

三人因此在传道之事上,难得的有了一些分歧,各自都有着自己一番传道理念。而且经过了几番讨论,非但没有调和三人间的分歧,反而让三人间裂痕愈发严重。

经过几番唇枪舌剑,尤以清微、通幽二人的火气越来越大,若非紫霄宫祖庭不敢有争斗,怕是二人都要斗过一场,来确定彼此对错与否。

赤明道人眸光明亮,道袍滚滚鼓荡,气机压着清微、通幽二人,一字一句间恍若洪钟嗡响,神元沛然难当,道“二位师弟,师尊嘱咐吾等广收门人,光大吾玄门道统,尔等如此争吵不休,置师尊之命与何地”

在经得玄都道人一番点拨后,赤明三人豁然开朗,断然舍弃了其他宝经的修行。各自将心思专注于一门宝经,契合道心道体之后,道行竟然短时间内,再度往上迈出了一步,进一步追赶上了几尊顶尖罗天之数。

尤其是作为玄门大师兄,赤明道人领悟清净经后,先天精血神藏融会贯通,一身神元几如江河泛滥,一言一行都有着莫大威严,让两位师弟愈发敬重。

清微道人挼了挼长须,言辞铿锵有力,道“师兄、师弟,这广收门人虽是老师法旨,但广收不是滥收。所谓宁缺毋滥,吾玄门固然初辟,缺少大教底蕴沉淀,也是有着天仙道承,收授弟子亦不能良莠不齐。不说都是美玉仙葩,也要能看过眼的才是。”

“如果什么人都能进入玄门修行,吾玄门的门第,还不知要被败坏成什么模样。”

清微道人收授门人,注重弟子资质禀赋,非良才美玉入不得门下,但凡所收弟子门人,都是有望证得地仙位业之人。

对于朽木庸人,难以造就之人,这位玄门二弟子看都懒得看一眼。

通幽道人沉声道“两位师兄,师尊他老人家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吾玄门二三代弟子只有数十,与三教弟子成千上万之数,相差着何止百倍,确实显得势单力孤了。”

说到此处,通幽道人语气一沉,道“师尊他老人家心怀壮志,非吾等弟子所能知得一二。吾等弟子既然蒙受师尊栽培,却是要为师尊分忧才是。”

“有天赋有才情的门人弟子何其之少,只要有向道之心,经过后天的精心调教,如何不能有所成就”

通幽道人与清微道人针锋相对,一人主张天赋异禀,一人主张因材施教,二人在收授门人上的分歧极大。

赤明道人皱眉良久,轻轻开口道“为师尊分忧,是吾等弟子该做之事,只是如何分忧,怎么分忧,却是有待商榷的。”

“吾等修行道业各有不同,所持大道法门大相径庭。既然如此,吾等不妨以所学宝经,在紫霄宫下开辟一方门庭,以自己的心意因材施教,想必会别有所得。”

赤明道人见着面红耳赤的清微二人,不由得摇了摇头,叹息道“吾等自家教授自家的弟子,清微师弟大可寻良才美玉,通幽师弟也可有教无类,玄门由此一分为三,尔等看此事可行”

“善”清微、通幽二人目光交汇,不由得颔首点头,面上若有所思。

在三大宝经之中,赤明道人专注清净经、清微道人苦修太上感应篇、通幽道人彻悟玉骸灌液法。他们三人分别在精血、元气、力极三大先天神藏之上,臻达到了极高的境地。

赤明三人分别开辟门庭,传授各自神藏宝经,既是达到了广收门徒之意,也弥补了三人间的裂痕,确实不失为是一良方。

赤明道人微微颔首,道“吾当开辟天元道宫,以清净经为镇宫之法”

一旁清微道人沉吟片刻,道“如此,吾开辟地元道宫,以太上感应篇为镇宫之法”

一侧通幽道人畅然一笑,道“哈哈哈吾开辟人元道宫,当以玉骸灌液法为镇宫之法”

玄门三大真传有着三种思路,这三种思路代表着三人不同的思想,所谓天地人三元道宫,就是三种想法的精髓。

天外天境,大罗紫霄宫

所谓大罗者,一切时空,无论过去、现在、未来,永劫不坏,永劫不动

玄都道人以大罗为名,其心气之高,只是从中就能看出一二,

“行天地人三元之道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玄都道人置身云台,周身玄光照耀,冷淡的看着三大门人,由分歧一步步走向妥协,幽幽叹道“也不枉吾一番心思,都是可造之才耶”

这一方大罗紫霄宫,与玄都山界中的那一座紫霄宫,二者合在一起,才算是真正的玄门紫霄宫。两者之间本就是一体,可谓一损同损,甚至一度可以震动天外天境大罗紫霄宫根基。

因此,哪怕如今正处神仙劫数之时,天机杀机混乱不堪,玄都道人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