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乱象纷纷(1 / 1)

元始诸天 弃还真 2140 字 5个月前

“吕国十三邑,可谓国之命脉”

荀少彧抚摸着清冷的关墙,沿着关墙徐徐走着,道“吾率先起兵,占据其中三邑,尚且能压下那几人的不满。”

上阳朝心头略微恍然,在荀少彧的身后不疾不徐的跟着,神容肃穆之极。

“但是,若吾贪心不足,再试图染指其他几座城邑,让吾的几个兄弟,感到了来自于吾的威胁。锋芒毕露不是好事,再让他们联合起来,吾就难以收场了。”

上阳朝低声道“君上,吾南方十万精锐整装待发,南方诸方封邑三十万预备兵甲,已然随时可以动用。一旦吕国有着大战,您就等若有四十万甲兵在握,便是挥军直取营邑,也是未尝不可之事,何必如此示人以弱”

只是,上阳朝的心头还是带着些许忧虑,吕国现存的十二邑,荀少彧止取得其中之三,也就是吕国的四分之一精华。剩余的四分之三皆不在他的掌握当中,万一局势生了变数,大半吕国的力量可不是一尊武圣人就能撼动的。

荀少彧平缓的声音,不带一丝情绪,缓缓响起“吾的那几个兄弟,个个都是心狠手黑的角色。吾率先起兵之举,固然让他们有了理由动兵,但他们可不会感激我,只会愈发的想吾死而已。”

“在这局势多变的关键时刻,三邑已经足够多了,吾不能成为众矢之的。他们可能无法助人成事,但坏人之事还是绰绰有余的。”

上阳朝回味着荀少彧的话,沉吟道“莫非,君上不愿立即出兵讨伐周边,而是意图稳固南方局势,稳扎稳打的夺得吕国君权”

上阳朝本以为,以荀少彧疾如烈书,静静的摆放在其上,鲜红的朱批笔横放在邸报上。

“都是乱臣贼子,该杀,”

以往的荀少则,少有如此暴戾之时,自从四方噩耗不断传来,倒是让荀少则心性愈发扭曲了。一直以来的和善懦弱,反而成了凶残暴戾,一言不合就取人性命。

“唉此子,非明主耶”

一旁躬立着的李安,只是垂投不语,眼睑低垂着,手插在袖口中,悄然撇了眼荀少则,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

李安清楚的明白,以荀少则如此性情,任他何等智谋都是无用。哪怕有闻渊明、荀太常二人的支持,荀少则都未必能成事。

如此情况下,若李安自身不能明哲保身身,怕是荀少则事败之时,就是他陪葬之日。

此时,荀少则面露悔恨之色,道“先生,吾悔不听先生之言,以致于酿成大错,如今悔之晚矣。”

四方皆有反复,荀少则固然有着嫡长子的名分,在彻底撕破面i的当下,也是全然无一点用处。

若非闻老太师威望太高,压得东部众大夫不敢生乱,只怕吕国的局势还要再崩坏几分。

李安苦涩一笑,道“唉世子这是说的哪里话,吾为世子谋士,岂是求您的厚遇”

说罢,李安闭目沉思了片刻,道“既然事已无法挽回,就只能强行补救一二了。”

“世子可亲身入闻太师府邸,争取闻太师的襄助,再以血脉亲缘来说服荀太常,有了这二位的倾力支持,您的大位也就稳下了一半。”

“那二人一个大地游仙级数的人物,一个是武道超凡入圣的大高手,有了他们的支持襄助,您距着那个位置就已是近在咫尺了。”

毕竟,以这二人的实力、势力,对于荀少则而言,就是毋庸置疑的大义名分。

荀少则迟疑道“可是这些时日,大宗傅一直闭关修行,老太师也以有伤为由,对吾避而不见,那二位怕是都对吾极为不满吧”

毕竟,当初的荀少则若能果断一些,这一场动乱本是可以避免的。

至少在他们二位眼中,荀少则毫无担当,胸襟气度全无,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侯。

李安轻声道“世子,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太师的心思谁也猜不透。只是有太师子婿司子期在,还是能借此窥见七八分颜色。”

“闻太师一直将司子期视若亲子,您若能将其争取过来,老太师也就不得不过来了。”

“而且,您贵为世子,妻妾有着一正二平之制,您要是拿出一遵平妻之位,求取司子期上大夫的支持,上大夫未必不会应下。”

“一旦您娶了太师的孙女,有着老太师的威慑在外,就是吕国局面再如何的乱,也要给老太师留下颜面的。”

如此一来,这局势顷刻就不一样了。

元始诸天

元始诸天

a“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647377658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