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征兵重安(1 / 3)

元始诸天 弃还真 5914 字 5个月前

想着心事,荀少目光倏然撇过上阳朝,神情晦暗莫名。htts:

这上阳朝在蔡地经营半生,名望彰显一世数十载,对于蔡地各处的隐秘,就算不是了如指掌,但也必然知道其中的深浅是非。

而能让一尊元神真人,都如斯讳莫如深。这南疆之地,就真是不能碰了。

“只是,这个老家伙啊还是要敲打一下的”

荀少心中幽幽念叨了一下。

他的肉身达臻三十六炼,跻身武道宗师之列。与之相应的,上阳朝这一位元神高人,其重要性也就随之降低,不再似以往一般不可或缺了。

当年荀少之所以如此信重上阳朝,也是上阳朝在南蔡威望极高,不是他这一初来乍到之人可比。更兼上阳朝有着元神修为,也能起到威慑边邻的作用。

而如今时事日移,上阳朝重要性急剧下降,对于荀少的态度变化,上阳朝心中未必藏有怨愤。

以荀少对上阳朝的了解,若非时至今时,那头三首蛟龙的现世。以上阳朝之心性,怕是也不会在荀少面前,透出多少口风。

勿要看上阳朝此人,身为荀少的中府左,为荀少大业鞠躬尽瘁,但这其中到底几分真几分假,荀少心中着实有几分顾虑的。

当然,这般诡秘心思,或许只是帝王多疑的一面。

但是,以上阳朝的深沉城府,让荀少不得不忧虑一二。

荀少望着上阳朝的目光,有着一刹那的深邃莫名。

府邑

“主君,”

荀少迈步,缓缓踏入官邸。忽见常云光疾步,高呼而来,不由停住脚步。

“主君,”

常云光面露惊容,手中攥着一卷布帛,行至荀少身前,拱手一揖。

荀少见状,眉头微微一锁,道“常云,因何狂呼无状”

常云光者,性情深沉,具大将格局,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姿。而能让如此一位大将,面露惊乱情绪,这让荀少心头,不由微微一沉。

常云光定了定神,道“主君臣下的右令,刚收到烨庭传来的加急。因此军情紧急,故有此无状之态”

“烨庭的加急”

荀少一愕,道“烨庭烨庭”

作为武功大夫中的一员,无有极重要之事,烨庭一般是不会征召的。而一旦争召,必定是有大战事,需要动用全国之力。

荀少诧然“哪里的战事”

豫州三大诸侯,郑、宋、吕三国虽时有摩擦,但也互为姻亲。除非有一槌定音,亡国亡族的把握,否则不会如此大动干戈。

所以

常云光俯身,道“蛮人大举犯边郑、宋二国边境,皆有大股蛮兵踪迹,大有会猎豫州之象。”

“文侯诏命,诸封邑武功,自率甲兵,往前重安驻守,备御蛮人侵入。”

他伸手接过卷帛,徐徐展开竖轴,仔细看着卷帛上的加急军情。

“重安”

荀少面色微沉,眸光略过一抹精芒。

所谓重安邑,乃是吕国一十三大邑之一,更是吕国与蛮土接壤之地。寻常皆有一支强军驻扎,为以抵御蛮人入侵。

要只道,能让吕国上下,都认可的强军,最少也是血煞级数,甚至其中不乏几支道兵镇守。

只是如今,重安增添援兵之命,其中包含的深意,让荀少也颇为深思。

看来,重安形势,已然万分紧急了

他细细思量了一下,顿喝“来啊”

“在,”

有数名甲士出列,一身精气神充沛,尽是百战老卒。

荀少大步流星,向着正堂走去“立即通告各府衙,开堂议事。”

“喏”

众甲兵应喝,顿然四散,纷纷向着各衙通传。

嘭――

嘭――

嘭――

一尊尊身形高大的蛮人战卒,矗立于茫茫荒野之上。汹汹涌涌的气血,几如滚滚潮汐,冲破重重云霄,化为一望无际的烽火狼烟。

壮硕的蛮人战卒们,身着兽皮战甲,高大的身躯,将兽皮撑得满满的,一个个似乎一头头远古巨兽一般,提着一柄犹如门板宽大的石斧,了。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阵列,带着一望无尽的莽荒气息。一面面兽皮大囊高举,古老的蛮篆,诡异惊谲的勾画,无不充斥着浓厚的上古遗留气象。

呜――

呜――

呜――

一个个壮硕的蛮人,面庞涂抹着诡异的色彩纹路,吹动牛皮号角,阵阵风沙席卷之中,身躯显得格外高大魁梧。

蛮兵阵列中央,一尊数十丈高大的巨人遥望远方,周匝有数十位,身形十丈的巨人矗立。

蛮人修行血脉,大成蛮体有着十丈真身,可谓纯血蛮族。而大成蛮体之上,还有一重圆满蛮体,有着三十丈真身,堪比武道圣人,可谓古蛮。

而这十万蛮卒的首领,就是一尊身高三十丈的古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