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十丈雄城(1 / 2)

元始诸天 弃还真 3088 字 5个月前

大雄宝殿, 几位主持、首座,席地而坐。 这些僧人,才是大慈安寺,真正高层人物。 这些人掌握着,慈安寺内,最紧要的七寺三堂,是阖寺最核心的人物。 此时此刻,哪怕月色当空,几位老僧,亦没有丝毫困意。 显然,贼军围寺,阖寺上下,危机存亡,都在须臾之间。 那庞大压力,几位老僧人,夜不能寐。 大雄宝殿,佛堂正殿,灯烛通明。 了通和尚不紧不慢,挑落一朵灯花。 灯花乍现,几位老僧,晦暗不清的面庞,犹为晦涩。 “师兄” 一位老僧,目光沉下,缓缓开口“吾等用圆真,去解阖寺之围,是否太险了” 荀少彧的气运,在此界之中,犹为不凡。 但,距离所谓的天命之子,潜龙种子,还要差上不知多少。 纵然,一朝大运勃发,让几位法力高深的大和尚,亦措不及防之下,蒙蔽了清灵神思。 只是,时间稍久,这种影响,就渐渐趋于消逝。 不过二、三时辰之后,这些老僧,就都反应了过来。 了通和尚,看着烛火中,摇摇欲坠的灯花。 他仿佛听见了,千万厮杀,万千争端。在遥远不可及之地,逐渐远去消逝。 了通和尚一讷“太险” 几位老僧,不无懊悔。 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僧,懊恼着“圆真,毕竟年幼,这般大任,吾等怎么就应下了” 了通和尚,饱含深意的笑了两声。 这气运之道,当真不可思议。润物细无声,让人思之极恐。 在坐一应首座,哪一位,不是佛法高深,禅心坚定之辈。 按理说,这种人物,胸中有沟壑、城府。 不见到,真材实料,只有空洞虚语,焉能是这么容易,就可以说得动的 “好了,” 了通和尚一摆手“既然,几位师弟,有着疑虑,那不妨,就把圆真徒儿叫回,” “如此一来,省的让你们,心神惶惶,不可终定嘛” 几位首座,显然想不到,大和尚会是如此态度。 荀少彧毕竟,是了通和尚的关门弟子。 让荀少彧,下不来台,或许是很简单。 然而,对于了通和尚,这就不能不让他们,慎重几分了。 知客院首座,连忙起身,道“师兄我等不是这个意思,我等” 了通和尚摆了摆手,随意道“这劣徒,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 “佛法,佛法上,不上进,倒是炼出一身争斗的功夫,” “是该让他,有个教训了” 话是如此说,了通和尚亦心中明白,在这危急时刻,五蕴皆迷,兵煞横行,让他一身的天眼通,废去大半。无力俯瞰天数,洞察阴阳清浊。 这几年朝夕相处,了通和尚对荀少彧的性情,自诩是了如指掌。 不动则已,一动势必,要石破天惊 二、三时辰,晚矣,晚矣 现在的局势,早就定下来了,凭圆真的气运,寺外的数千贼寇,如何能挡 了通和尚嘴上一直应和着,几位首座,至于心中所思所想,就不为他人所知了。 “哎呀” 突兀的,一老僧,从蒲团上跳起。 指着门外夜色,他道“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几位首座,同时抬头,望向这老僧所指。 然后,猝然变色。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老僧,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了通,一字一顿,道“是圆真” 看着天边一片通红,似乎火烧云霞一般,缭绕许久,久久不散。 在几位久经事故,阅尽沧桑的老僧眼里。 这代表着什么意思,就再清楚也不过了。 “疯子,疯子,外面可是数千大军,他这是要将我慈安寺,拖入万劫不复之地啊”这老僧,气得身躯颤抖,淡淡金辉,在松弛肌肤上,缓缓流转。 几位老僧,叫道“师兄不可再让这小辈,肆意妄为了,” 了通和尚,眼睑低垂“阿弥陀佛,” 老僧们眼见,一脸淡然的了通和尚,不由恍然。 现在去阻止,已经太晚了 几位老僧人,面面相觑。 了净若有深意,叹息“等着吧” 此时,此刻,任何阻拦,都只会是火上浇油。让慈安寺,恶劣局势,愈加恶化。 他们,这些慈安寺的掌舵者,如今能够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等待,是最漫长的 这些高僧们,每人的禅定功夫,都极为高深。 几日几夜不眠不休的禅定,对于他们而言,不过家常便饭。 然而今时今日,这些老僧们,再难保持一颗禅心大定了。 约有半刻,八分之一时辰。 一小沙弥,飞快跑入大雄宝殿,佛堂正殿。 看着沙弥,几位老和尚,同时起身。 端坐上首的了通和尚,虽稳稳坐着。但是,微微前倾的身子,依旧能显出,他心中的起伏。 小沙弥面带喜色,稽首“诸位师祖,师叔祖,” 看着这喜色,诸位老和尚,心中就有了几分底气。 了净上前几步,攥住小沙弥的臂膀,问“圆真何在,寺外的贼军,可是驱散了” 小沙弥脸上,犹有奔跑时,气血上涌,留下的一些红晕。 “师叔祖,圆真师叔,他带着百多棍僧,夜袭乱军大营。数千贼军,让棍僧们,赶得跑的跑,散的散仙,” 小沙弥的话,令几位首座,喜形于色。 “好啊” “哈哈哈好啊” 了净和尚,不住颔首,笑道“看来,吾等用圆真,倒是颇有奇效,用对了病症。” 了通和尚,笑而不语。 一位青气秉命,贵而不凡。 要是连这点儿能耐,都没有的话。大和尚几年来的雕琢,岂不是都做了无用功。 一位老僧人,蓦然开口“出家人当以慈悲为念,这贼兵可恨是可恨。” “然而,到底都是百姓依从,受了真空教蒙蔽。不可多加苛刻,失了我等出家人慈悲” 几位首座,颔首应声“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