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囊中之锥(上)(1 / 2)

元始诸天 弃还真 3161 字 5个月前

气运之道,就是如此 一些命格极贵者,一言一行,都仿佛有者莫大亲和力。言谈举止,就让人莫名的去信服,去遵从。 此时的荀少彧,正是如此。 他顶门之上,那一亩清光,泛起涟漪,若有若无间,一道道无形无相的波动,略过周匝。 这一道波动扫过,一众僧人的目光,愈发温和。 “贼兵狂攻不舍,前方武僧,就算是罗汉降世,亦未必能挡得住,这些兵锋,” “一旦,事有不谐,我大慈安寺,数百年基业,一朝尽丧。这责任,谁能承担” 众僧人交头接耳,几位了字辈僧人,若有所思。 见此,他一揽灰色僧袍,双膝触地,言辞恳切“诸位,关乎阖寺气运,不可不察啊” 事关重大,诸位僧人,也不敢擅专。 这责任,除了了通和尚,无人可以背负。 这时,一位圆字辈僧人,提出置疑,道“真空教妖人,聚众而起,乌合之众,能起多大气候,” “我慈安寺,有五百僧兵,难道护不得寺中周全” 荀少彧摇头苦笑“诸位师叔,师兄,” “五百僧兵,看似不少,可霍乱一县。然而贼兵,要是有三万、五万,又做如何” 这话讲来,让人细思恐极。 这又不是高武高法的世界,蝼蚁堆死大象,这并非是不可能发生 更何况,外面的乱兵,亦不是蝼蚁,慈安寺更不是大象。 了通沉吟一会,方才开口,道“那么,你以为如何,” 荀少彧拱手,道“弟子,想向师傅,要临机决断之权,” “辖制僧兵,统一进退。才有机会,一举击溃乱兵,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 “什么” 众僧人面色大变,目光撇向圆光和尚。 圆光和尚,是般若堂之主,更是武僧之首。 这临机决断之权,是不是亦代表着。在特定之时,亦可决断了圆光和尚 “圆真,” 一僧人出列,斥责道“你要知道,你在说什么,” “大雄宝殿,庄重之所,岂是你胡言乱语的。” 荀少彧眸光开阖,精芒略动。 顶门之上,那一亩清光,山河之象,在倏然间暗淡不少,盈盈之光,飘洒周匝。 同时,众僧眼中,荀少彧的形象,亦在骤然变化。 润物细无声,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真实存在的变化,在荀少彧身上发生。 众僧人似乎无知无觉,只是对荀少彧的观感,悄然变化着。 这种变化,很是细微。 荀少彧,凛然应道“弟子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弟子很清醒。” 圆光和尚目光炯炯,一摆手,道“给我一个理由” 般若堂,掌握寺中武僧大权,岂是说交就可交出的 荀少彧,本来在寺中,就是个小透明。身为了通大和尚的徒弟,不能说是泯然众人,也是相差不多。 如今大言煌煌,讨要如此重职,不能不让这些僧人迟疑。 荀少彧目光之中,带着不一样的神采飞扬。 “弟子,可退贼兵,” 荀少彧沉稳的声音,让人不由生出几分信任。 “你” 了净迟疑的指着荀少彧,神色满是疑惑。 当然,若非荀少彧顶门之上,那一道道气运波动,让诸位僧人心神蒙蔽。 了净和尚此时,未必就只是迟疑,而是不屑了。 他环视周匝,侃侃而谈“诸位师叔,师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慈安寺,能挡住众贼兵一次,挡住两次,” “未必能挡住第三次,第四次,” “故而,请速速决断,不可拖沓。”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某种力量,让人忍不住去信服。 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以了通和尚的法力神通,一颗禅心,早就似如金刚。在这一番话中,都不由禅心动摇。 “你有何本事,值得重任托付”一圆字辈僧人,一拂衣袖,冷笑道。 荀少彧回道“弟子不通佛法,不明神通,” “然而,数千贼兵面前,神通何用,佛法何用” “放肆” 圆光和尚怒目圆睁,显金刚明王相。 轰 这一声巨吼,一身外家巅峰,可比道家真人的武道修为,让他尽显无遗。 轰 外家巅峰,炼一百零八处窍穴,成天罡地煞之道,万夫不当之勇,铜皮铁骨不坏身。 这一声,登时让周匝,除了大和尚以外,脑海刹那空白。 荀少彧也在这一刹那之间,恍惚失神。 “够了,” 了通一伸手,强硬的止住了圆光和尚。 他默然看着荀少彧,淡然道“既然你如此说那,你可知兵” 荀少彧脸色沉凝,应道“当然,” “好” 了通和尚哼了一声“我给你这个机会”  荀少彧走出大雄宝殿,背脊上一丝冷意升起。 不知何时,他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终于,出来了,” 荀少彧放眼望向苍穹,万里晴空,金乌灿烂。 “道书有言,气运之道,在乎人望” 他眸子带冷冽“我这一世,是要踏上大道绝颠,一览众山风景的,” “农家子如何,吕候子又如何” “只要心气不衰,就是蝼蚁,亦一样可以搅动风云” 现在,荀少彧在慈安寺的身份,着实不尴不尬。虽有圆字辈弟子的名分,并没有实在权利。 而想要一步步出头,只是顾着安于现状,可不行了 “师叔,” 明远,明怀,明业,这三个心腹,看见荀少彧,走出大雄宝殿,连忙上前。 “事成矣” 荀少彧只此一句,就让几人心中振奋。 他看着三人,一脸喜色,本身没有多少喜意。 荀少彧想要曹遂自荐,这些久于世故的了字辈僧人,如何不知。 可惜,大魏世界不是高武高法一般的世界。 个人力量再强,也不能破城灭国。 要不然,就以大慈安寺,今时今日的地位。区区几千贼兵,还不够他们自己拍的。 在这种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