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神秘人物(1 / 2)

元始诸天 弃还真 3180 字 5个月前

晚上星光点点,洁白无瑕的月光,映照在大地山川。 上河村中,几缕炊烟袅袅。 让经历旱灾,饥荒的村落,染上一层淡淡的烟火气息。 “吃吧” 方父端着一盏破旧的陶碗,里面还有着汤汤水水,几片菜叶,浮在汤上。 宛如一杯清水,上面放着几片叶子一般,清澈见底,一丝油花儿也看不见。 荀少彧听话的接过陶碗,看着三位哥哥,都狼吞虎咽的喝着手上的少的可怜的半盏汤水,嗓子尖不由有些干涩,唾液咽下间,带着一丝干疼, “爹您也喝” 荀少彧看着方父干瘪的皮肤,将手上的陶盏,推到方父的眼前。 这位眼前老实木讷的中年汉子,那浓浓而又含蓄的父爱,让荀少彧冷硬的心肠,也少有的动容。 自从荀少彧醒来的这几月,就从来没有见过,方父吃上过一口米汤,也未曾见过方父吃下过一片菜叶。 但这老实木讷的汉子,却从来都是尽其所能,竭力让家中的儿子们,吃上一口暖热的菜汤。 固然这汤,一丝油水都没有,一颗米粒也没有,但却让荀少彧,享受到了一丝久违的真情。 纵然大殷世界之中,荀少彧出身显赫。 但这显赫的代价,却是再也无法感受到一丝的亲人温情。 然而此时,荀少彧竟然再度,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情。 要知道,虽然益州千里沃野,被世人称为天下粮仓。就算是大旱五载之后的现在,益州也不会缺少粮食。 但不缺少粮食,可不代表这些贫苦农人们,就能吃得起一粒粮食 随着旱灾开始,年复一年,这五年间益州降雨的次数,真的是屈指可数。又有粮商,囤货居奇,粮食价格疯涨。 最终导致这些种地的农户们,也只能用野菜,山菜,树皮,草根,观音土等,暂时果腹。这些饿疯了的人们,几乎啃食着见过的一切。 有些灾情惨重的府县,甚至已经易子而食,尸横遍野,骨露乡野。 靖安府长治县,位于益州西部,雨水比之东部要多上些许。 但这些许,当真只是些许而已。 “唉” 荀少彧突兀的孝顺,让方父一愣,良久后才颤抖的接过陶碗。 “娃儿,长大喽” 方父骄傲的笑着,满是胡茬的脸上,也洋溢着光彩。 只是方父轻轻抿了一抿陶碗上的水分,稍稍滋润着干裂的嘴唇,心中的那个念头,如杂草一般,却愈发难以抑制。  嗡咕嗡咕 夜晚中,草丛不断传来的虫鸣声,于这寂静的夜色,交相呼应。 茅草屋中,金黄色的稻草,摊放在地上,敞开着的窗口,一轮圆月辉照入草屋。 荀少彧听着耳边,渐断渐续的呼吸声,心中默默计算着时辰时刻。 蓦然间,他睁开眼睛,黝黑的瞳孔在月色中,愈发明亮。 “子时” 荀少彧轻轻起身,撇了一眼月中倒影,喃喃自语。 他看着方父与三位兄长,睡的正香甜的模样,轻轻舒了一口气。 “迷迭香叶子,用火炙烤,暗香弥漫,舒经活血,看来效用不错。” 沉木产自山中,可以说是一味药材,有通经活血,安眠益脾的功效。 荀少彧不通药理,当然不懂所谓的药效臣佐。 但前两日放牛之时,有药童正巧在旁采药,两小年龄相仿,自然没有许多疏离,唠着家常,顺嘴提了一下嘴,却让荀少彧暗暗记下。 没办法,这区区一间茅草屋内,就居住着五口之家。 任何小动作,都是在其他几人的眼皮底下,甚至起床小解,大解的时候,动作幅度稍稍大些,都能惊醒满屋人。 平常时候,自然是无所谓,但此时与寻常不同,他现在的行为,却是见不得光的,也无法解释清楚。 于是他就在睡前,悄然在院落火灶旁,扔入一小撮迷迭香叶。 夜间有灌堂风吹入,将迷迭香气吹入茅屋草舍中,借着迷迭的药理,让满屋人陷入深眠。 而荀少彧,就在临近窗口的地方躺下,可以随时随地的换气呼吸,不让自己亦在暗香中昏睡。 “一夜好梦吧” 他蹑手蹑脚的出了草舍,看着空旷的邻里,随即脚步放轻,向着某处小巷深处走去。  子时一刻,月色正在当空。 一道影子,在月色不断的拉长中,走入一处小巷。 如此又过去两刻的时间一时辰分为八刻,几道同样裹着夜色的影子,进入了这处小巷。 荀少彧趴在一处草垛里,小小的人儿,被草垛遮的严严实实,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嘿果然,这村子本身就有问题。” 那些黑影纵然故意遮掩,但有些身形,却是有他熟悉的。 荀少彧眸间带着一丝丝小小的兴奋,只是却愈发摒住呼吸。 气运气运 既然神秘石镜,将他投至这方世界,一直不断阐述着对于气运的渴望。 那么可想而知,想要离开这方秩序无存的世界,需要的也必然只会是气运。 然而他现在身份只是牧童,还是稚子之身,每天赶着黄牛,最大的活动范围,也不会超过上河村边界。 一村之中,如何可能让他撰取到气运。 当然,这一方村落,未必不会没有气运。 但荀少彧是疯了还是痴了,才会相信石镜,大费周折的,让他来到这方世界,就是为了区区一村十几户的气运。 “现在,就看看这村中,有着什么隐秘。” 他趴俯在草垛里面,透着一簇麦秆,静静的等待着。  小巷深处,是一处马厩。 突勒人性喜养马,故而就连寻常村落,也会有着几处马厩。 跑马圈地,经过百二十载的岁月,现今有些地域,马甚至比人还要多些。 在马厩旁的草料房,丝丝亮光自里冒出,烛光灯火,恍惚着昏暗。 “咳咳咳” 一道黑影盘腿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