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安安不动声色开始吃螃蟹,她可会吃螃蟹了,先掰掉螃蟹的八只脚,放凉后其中的肉会自动与蟹壳分开,很容易被捅出甚至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待最后来吃。
揭开蟹盖,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舀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
手上动作不停,心里在想着事儿,螃蟹她自然是认识的,但是说到具体名称,她就说不准了,更何况那种教科书般的解释,难道是原身留下的记忆。
倒是留点有用的啊,合着也是个吃货
“安安,你吃的怪干净的。”小姑娘吃饭都好看,不像她儿子多大了还吃的一嘴巴子。
阿毅拿着狗啃似的螃蟹,看了一眼姐姐吃过的,好嘛,摆放在一起跟没吃过一样。
姐姐真厉害
“吃烤鱼。”曾婶子将烤好的鱼块分给两人。
安安谢过婶婶,夹了一筷子,肉质细嫩、鲜美,很好吃。
这次没有信息跑出来。
不过这鱼她还真吃过,是鲷鱼,她以前也常买,属于常见的沿海鱼类,不过鲷鱼种类也特别多,像青鲷、黄鲷、红鲷她没看到鱼皮就分不清了。
其实烤鱼做法很简单,先用生抽腌制半个小时,拧上黑胡椒碎,在烤盘上撒上橄榄油,直接进烤箱烤就可以了。
鲷鱼做刺身味道也不错呢。
吃过饭安安帮着收拾完碗筷,带着阿毅进屋写作业去了。
“你乖乖写作业,不会的我给你讲。”安安安排好阿毅,继续用电脑查看信息。
说起学校,好像她明天也需要上学呢,不过她不用去学校,她念的是网校华国京都大学附中网校。
琉球一共人口也就二十多万,其中还包括一些东南亚的移民。教育水平不算高,所以才引进了华国的网络学校。
不过小学、初中还是要上当地的全日制学校的,高中、大学才允许报考华国网络学校。
在当地人眼中华国网校也比当地学校好的多。
安安觉得这也是华国文化辐射输出的一部分。
因为是网络授课,她的时间比较灵活,只要一个月内完成相应的课时,月考成绩合格就可以了。这可太合她心意了,她都大学毕业的人了,实在不愿意再进校园了。
想想上辈子三年高中暗无天日的日子,安安瑟瑟发抖,这辈子她决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反正谋生手段她不缺的。
她现在高一,刚开学没几天,她翻看了下教科书内容,能跟得上。
至于登陆密码她找到了上网卡,这就不是问题了,可以拿着身份证改新的。
“姐姐,这道题怎么做”阿毅挠着脑袋,指了指作业本上的题目。
二年级的作业对于安安当然简单,她没简单的告诉阿毅答案,而是引导他怎么做。
花了一个来小时,小家伙作业全部做完,安安也把电脑关了。
因为阿毅要带她去海边赶海,挖蛤蜊拾海螺抓螃蟹。
琉球的时间也是采用了华国东八区时间,所以安安没有一点不适应。
再次有这里就是华国一个县市的错觉。
赶海就是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采集海产品。
潮落的时候,贝类海鲜行动较为迟缓,当海水退下去的时候这些贝类海鲜就被搁置在沙滩或泥滩上了,这时候海滩上就会出现很多赶海者,以妇女、小孩居多。
赶海也是有时间的,不过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他们心里都有数。
曾婶子也不管他们,虽然赶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海边的孩子不怕这个。
两人一人拎了个小塑料桶,还拿了一个盐罐子,曾毅说这是秘密武器,然后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安安驮着小毅,家里离海边走的话得一个来小时,骑自行车二十分钟就能到了。
自行车没有后座,小毅坐在前梁上,估计有些硌屁股,不时的扭扭身子,“安姐姐,你怎么不会开车啊,要不我们可以开皮卡了。”
开车她当然会,不过这个身子会不会她就不知道了,不会即使会也没车本,所以只等她成年再学一遍了,“自行车环保,而且这样还能吹海风,多舒服啊。”
因为一条路直通,也不存在迷路的可能。
家里是三层的别墅,在顶楼阳台就能看到大海,所以她们家也算是海边别墅了。
不过这还是安安第一次到海边来,刚开始的两天神还没缓过来呢。
无边无际的大海就在眼前,海鸟的叫声、海浪声传入耳膜,滚滚的浪花前仆后继的冲向海滩,天海同色,仿佛空气中就带上了海的味道,使人心旷神怡。
小毅从车子上跳下来,将鞋子直接甩出去,“安姐姐,这里都是我家的我家的渔场。”语气骄傲的不得了。
安安双手大张,深呼吸了一口,她知道华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有五万多平方公里,而曾家的渔场只有几百平方公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