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一更(2 / 3)

民国之燕燕 多木木多 5749 字 8个月前

广告连登三天,都是在宣传她的这个出身于大学、由学生倡导建立的慈善基金会。

祝玉燕还特意请代教授写了一篇文章来吹捧这个基金会。

然后她又请苏老师重新写了一篇。

怎么说呢

她觉得代教授不会吹捧人。

苏老师上班以来写过不少替上司歌功颂德的文章,写起这篇来也是得心应手。

在写之前,他问祝玉燕想写成什么样。

祝玉燕说她这个慈善基金会的目的的就是为了多募集捐款,为了多得捐款,所以她绝不能划地自限

她说“不管是妇女,还是儿童,是穷苦大众,还是烈士军属,谁需要帮助我们就帮助谁”

她不是妇女慈善基金,也不是儿童慈善基金,不是为了穷人吃饭,也不是为了帮助孤儿寡母,她是全都帮

首先就不能在帮助的选项上有所区别。

其次,在获得捐赠的目标上,也是什么都要。

钱也要,粮食也要,什么都要。只要给,她就都要。

祝玉燕“旧衣服旧鞋子,旧家具,锅碗瓢盆,旧书旧报,等等,我们都要。”

苏纯钧不理解“你收一堆破烂垃圾干什么”

祝玉燕“破烂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捐啊。”

哪有那么多捐钱捐粮食的要是只要钱和粮食,那可能这个慈善基金会就会像以前那样,只能抓住苏老师这一只羊使劲了。

只有什么都要,才能获得最多的捐赠。

到时选能用的用,不能用的再想办法处理都行。

重点是给人一种印象这个慈善基金它没有门槛。

现在市面上的慈善基金会很多,各种名目的都有。

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教会的募捐会了。

就连祝玉燕这种从来不去教堂的人都从张妈那里听说过,教会按日子会开慈善募捐会,大家捐一点自己做的手工,像是衣服鞋垫一类的,捐给有需要的人。

张妈都亲手送去过十双鞋垫,回来时心情很好。

让张妈亲手捐钱就太难了,老太太存钱不易,每一分都是她的救命钱。但老太太也是个善良的人,在可以做到的时候,她也非常愿意将这份好心好意送给需要的人。教堂的这个募捐会因为门槛低,像张妈一样的人就很愿意去。

而报纸上其他的慈善组织的门槛都比教会高,他们打广告开宴会公告的慈善行为都是以千计数,都是某某先生某某女士仁人善意惠捐x千,好像慈善是有钱人玩的把戏,普通人根本没资格去善良、去帮助别人。像张妈这样做十双鞋垫,除了教会,其他慈善组织都不接受这种程度的慈善。

祝玉燕现在要认真做慈善了,当然要先决定她要做哪一种慈善。

是只接受有钱人的捐赠,还是放低门槛跟教会学呢

到底一块钱的捐赠算不算捐赠

她想了想,决定做比教会门槛更低的捐赠。

指望有钱人是指望不上的。她认识的有钱人也不多,而且有钱人的需求也不仅仅是捐钱,他们更多的都是要利用钱去换取别的东西。

现在社会就要变得越来越糟了,她希望能用这一个小小的慈善基金会来唤起人们做善事的心。

每人一点点的善意,聚沙成塔,说不定就能替这个快要变坏的社会留出一丝生机。

苏纯钧就写了一篇文章,写这个慈善基金会是在大学之中,由一群天真无知的学生建立起来的。

他们不要工钱,全都是免费做事。

他们利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友,募捐来一笔笔的款子,全都买了粮食和衣服,施舍给了穷人。

现在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回家嫁人了,有的离开了学校,但这个火种却留了下来。

现在有人愿意重新点燃这个火种,想要让它重新燃烧

请来帮助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有着赤诚的心。

你给他们一根线、一块布、一只破盆,他们都会衷心的感谢您的善良。

或许在您眼中已经不需要的东西,在其他更穷苦的人眼中却是很重要的宝物。

苏纯钧把祝玉燕的那句话改了一下。

他在最后写道“一毛钱的捐赠也是善款,一毛钱的善良也会帮助到一个需要的人,许许多多的一毛钱放在一起,可能就能换回一碗活口之粮。”

这篇文章在报纸上挂了三天,祝玉燕就换上了第二篇广告,声称他们已经收到了许多的善款了为了感激这些善心人士,慈善基金会打算在和平饭店大门前举行记者会,并举办答谢宴会。

赵书理听说苏太太这一番出神入化的操作,对苏纯钧说“燕燕嫁你真是屈了大才了。”

刚登完广告哪里来的善款

苏纯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