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2 / 3)

唐太宗李世民朕要是岳飞,朕就跟起义的人一起揭竿而起。

秦始皇嬴政那你去啊,你赶紧去。

唐太宗李世民可惜了,朕不是岳飞。

“而岳飞多次的抗旨不遵,也为后来秦桧编织莫须有的罪名埋下了伏笔。”

“岳飞就这样一边跟后方的猪队友们拉扯,一边在前线抗金。最终,岳飞顶着重重压力,收复了健康、收复了襄阳六郡、准备继续北伐的时候,岳飞的母亲过世了。”

“岳飞坚定参军的原因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母亲,他的母亲非常支持儿子报效国家。而且古人讲究百善孝为先,岳飞只能在此时放下北伐事宜,回家为母守孝三年。”

“但赵构这人,他就爱跟忠臣唱反调,岳飞要回家丁忧,赵构偏不让,他非得要岳飞

回前线。虽然岳飞是抗金名将,但是这时候的南宋并不是完全无人可用。中兴四将的其他几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也都积极活跃在抗金前线。”

听到这,岳飞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他平日征战在外,不能陪在母亲身边尽孝本来已经觉得十分愧对母亲。

没想到母亲逝世后,他连为母亲守孝都做不到。

岳飞明白,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而他的肩上扛着家国重担。

母亲若是知晓,必定不会怪罪他。

可他没法不自己怪罪自己。

秦始皇嬴政贱人。

汉武帝刘彻宋太祖怎么还没显灵把这玩意收走

唐太宗李世民朕听帝师这么讨厌这个赵构,想必他活了很久。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赵构确实是一个比较长寿的皇帝。在朝廷百般催促下,岳飞忠孝难两全,最终还是回到了抗金前线。然后搞笑的来了,岳飞大获全胜,赵构又不满意了。”

嬴政已经放弃去想赵构是怎么想的了。

他现在只恨宋朝的历史为什么这么长。

害他不得不在这一直接收宋朝历史软弱无能的荼毒。

一想到这种东西都能当皇帝,并且把朝代延续下去。

嬴政就更恨不得把赵高和胡亥从土里挖出来鞭尸。

等等

赵构、赵高。

都姓赵。

难道这就是废物的共通之处

愤怒的嬴政已经完全忘记。

赵高的赵是他赐下去的了。

“赵构的不满在日渐增加,而岳飞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北伐。岳飞这三次北伐都非常成功,也为南宋收复了很多失地,虽然这些地后来又都被赵构给送出去了,但这是后话了。”

汉武帝刘彻岳飞要是遇上的是朕,他想打到匈奴老家玩朕都让他去。

唐太宗李世民武帝,比起你,朕觉得宋祖现在应该比你更想要岳飞,宋太祖赵匡胤,朕没说错吧

赵匡胤

李世民非但没说错,还正好踩中了赵匡胤隐秘的内心。

如此猛将。

他想要的要死。

而赵构那个完犊子玩意儿居然丝毫不懂得珍惜

“随着岳飞北伐的成功,似乎也给赵构带来了一些虚假的自信。我们前面说过岳飞这个人,他是忠君爱国的人。他和秦桧有着最本质的区别,秦桧忠的是赵构这个人,而岳飞这样的纯臣,他不在乎皇位上的人是谁,谁在皇位上,谁就是他效忠的对象。”

“所以在情况稍微缓和一点的情况下,岳飞就向赵构提议。把他哥和他爹接回来,这下岳飞算是踩进赵构雷区了,他之前连去救自己的爹妈和哥哥都不愿意,他老婆和女儿也被一起掳走了,他都无动于衷,他就一心想当皇帝,岳飞现在想把他哥哥和爹给接回来,那他怎么办谁当皇帝”

“但是赵构又不能明着拒绝岳飞说自己不愿意,他前脚拒绝完,后脚不忠不义不孝的帽子就会扣他头上。岳飞此举可以说是把赵构直接架在了火上烤,但是岳飞他又不是赵构这种人,他也不知道赵构一天都在想些什么,毕竟正常人谁会愿意让自己的爹妈在外面当俘虏”

“君臣之间的裂隙就这样越来越大,赵构使出了他常用的拖字决,他用这招拖死了李纲、拖死了宗泽、现在,他准备拖死岳飞。”

“但是岳飞根本就不知道,哪怕他后来没有再提这件事,但赵构已经对岳飞充满了不满。正好,赵构的狗腿子秦桧,他跟赵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开始对岳飞搞起了ua。”

“岳飞让赵构骗得团团转,还以为赵构真的很支持他北伐。结果很快,金人传来了议和的消息。他们愿意把赵构的母亲和宋徽宗的棺椁还回来,只要赵构把岳飞收复的失地都还回去。”

“这下可正中赵构下怀了,他本来骨子里就是个软弱无能的人,这个时候又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借口,而且接回来的还是死人,不是活人。怎么看,这个条件对赵构的诱惑力都是巨大的,他根本拒绝不了。”

“但是岳飞不同意,好不容易收回来的失地,眼看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