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1 / 3)

“这么说来,宋朝也是马背上起家咯那后代还点头哈腰上赶着去送钱,太窝囊了吧。”刘彻摇摇头点评道“真逊。”

无形之中又给赵匡胤心口插了一把刀。

“嗯差不多吧,但是宋太祖一开始也不是跟朱温一样自立为王,他是在柴荣手底下做事的,后来柴荣一死,隔年就陈桥兵变了。”

“你要这么说,那我大概能理解宋朝为什么重文轻武了。”刘彻语气慵懒“怕其他武将揭竿而起,搞第二次陈桥兵变。但是同样是争权夺利,怎么唐朝的就不怕还能搁那父子情深啊”

李世民

赵匡胤

刘彻一句话骂进去两个人,自己还浑然不觉。

也许他不是不知道,反正汉朝已经讲完了,现在就是他看别人热闹的时候。

赵匡胤想了半天,也就回击了一句“我们大宋是重文轻武,但是我们大宋不好男风啊。”

李世民

他算是发现了。

不管怎么互相攻击,他都会挨一脚。

既然如此,从今天开始他就要正视高明养男宠的事

不过就是养几个男宠罢了压根不是什么大事,不能为此伤了他们的父子情份

可恶

根本接受不了

呜呜呜他的太子

他光风霁月的太子啊

“除了养男宠你们就没别的能拿出来说事了呗。”刘彻丝毫不在意“来来回回就是说朕养男宠,朕都听腻了,但是你们宋朝的笑话,朕倒是听着个个都新鲜。”

赵匡胤

“你非要这么说的话,你们汉朝最后的结局又有多好看”赵匡胤反唇相讥“还不是一样一摊烂泥。”

“每个朝代走到末端皇帝成为傀儡是既定宿命。”刘彻油盐不进“唐朝最后几个皇帝不也是傀儡么”

李世民

朕都没说话。

你们俩互相攻击能不能不要带上朕

“再说了。”刘彻火力全开“朕要是没记错的话,你们宋朝的落幕也不好看吧,忠臣抱着皇帝投海自尽,十万军民以身殉国,啧啧,听起来是很悲壮。归根结底不还是你们姓赵的无能”

赵匡胤

刘彻一招ko。

赵匡胤哑口无言。

言羽阳倒是想说点什么来缓和气氛,但鉴于课已经上得差不多了,他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最重要的是。

虽然他们都在互相人身攻击对方。

但是说的都是事实啊

“呃不然我们来说说五代十国”言羽阳很拙劣的试图岔开话题。

“其实比起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的黑暗程度也不遑多让。虽然宋朝最后的结

局确实令人唏嘘,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宋朝也重新建立了中华文明的秩序。”

“当时的五代十国可以说就是一个充满背刺的时代。”

“背刺是什么意思”刘邦问“从背后突刺”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跟背后突袭差不多。”

“哦。”刘邦了然“一个充满小人的年代。”

“我们前面好像没有提到过发动安史之乱安禄山的最终结局。”

“既然他没能成功颠覆唐朝,那他的下场肯定就是被唐朝皇帝手底下的武将杀了呗,也没什么好值得特意拿出来说的。”刘彻不以为然。

“虽然安禄山确实是死了,但是他不是死在别人手上,是死在自己亲儿子手上的。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毕竟不是他儿子自己亲自动手杀了他,是安禄山身边的太监动的手,安禄山的儿子算是个共犯吧。”

“仿佛从安禄山这里,就打开了子杀父的潘多拉魔盒一般,跟安禄山一起造反的史思明,最终也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里。”

“也能料到,前面不是也有前科么”嬴政装作不经意般提起。

李世民

熟悉的被踹的感觉又来了。

“啊在安史之乱以前也有子杀父吗”言羽阳愣了愣“杨广好像也没有亲自动手,不过杨坚的死他能担个一半的责任吧,虽然杨坚那会应该也快死了,但杨广噶一下给他直接气死和他自然死亡确实有点区别。”

杨坚

合着这里面还能有我的事呢

杨坚这些天一直在想该怎么处理杨广。

他寻思着问问其他皇帝的意见吧,就看到赵匡胤被其他皇帝左埋汰一句、右埋汰一句。

那个写字的手怎么都下不去。

他觉得自己还能再想想。

然后就一直搁置到了现在。

今天言羽阳重新又提起这事。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

杨坚悄咪咪戳开赵匡胤的私聊界面。

隋文帝杨坚宋祖,朕想问你点事情。

赵匡胤回得很快。

宋太祖赵匡胤啥事

隋文帝杨坚你是怎么处置你弟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