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2 / 3)

b治国理政借助人伦秩序

c利用礼乐制度规范贵族关系

d讲究礼贤下士网罗人才

刘邦看着这么多字就觉得烦的很,周王爱称呼他们是什么就是什么呗,关他刘邦什么事。

怎么他还要来这分析周王这么做是怎么想的。

周王朝都覆灭近千年了。

他刘邦上哪知道周王是怎么想的

刘邦身旁的张良一边做题一边淡定的劝诫刘邦。

“陛下,少安毋躁。”

虽然他也不太明白这个突然出现的物件是什么,但就他一路作答下来的感受。

这物件似乎是在考究他们对历史的了解。

若是问汉朝之前的历史,张良答起来还不算太生涩。

只是那些汉代之后的历史,张良答起来也是云里雾里。

“尽快作答完毕,即可知道这物件接下来要做些什么,还请陛下耐心的一一作答。更何况。”

张良抬眼看向另一边的韩信。

韩信比刘邦不耐烦的还早,他压根就没答题。

在一边翘着脚抛笔玩。

刘邦

算了。

臣子都是自己的。

他忍

刘邦直接写了二十个c。

可喜可贺。

虽然汉高祖还没经历过文化课的磋磨,但他已经无师自通了应试教育下选择题最便捷的做法。

瞎蒙。

另一边的李世民答起题就比前面几位要顺利的多。

毕竟朝代越往后就越在历史这一门道上具有优势。

15安史之乱以前,各边镇屯田、营田,所有权概属封建国家,收成必须全部申报中央。安史之乱以后,土地的所有权,连同经营、管理、分配的权力,全部落入地方长官手里,出现了“将士无战守之劳,有耕市之利”的状况。这些变化

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灭亡

b表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

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祸根

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李世民原本还在想,安史之乱是哪个朝代的动荡。

紧接着他视线往下 一扫,明白了。

原来是他大唐后世那些不肖子孙 弄出来的。

至于这题的答案嘛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就填了b。

反正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来历,是何居心,有什么企图。

他就随便答一下好了。

反正他们大唐本来就很国力昌盛。

这怎么不算是对的答案呢。

李世民这边答的随心所欲,那边长孙无忌答得颇为认真。

每填入一个答案,都思虑再三。

这东西虽然出现的很突然,但字里行间都是对历史很了解的样子。

甚至还知道大唐之后的朝代发展。

虽然来历不明,但若是能弄清这东西究竟能做什么,说不定能让大唐变得更好。

不同于嬴政的不在意、刘邦的不耐烦、李世民的随意。

朱元璋则是压根没把这突然冒出来的所谓考试放在眼里。

“考老子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来考老子”

朱元璋随手一挥,想把这个叫他考生的东西给弄开。

没想到这东西看似漂浮在空中,实则邦邦硬。

还挪不动。

朱元璋挥了挥震得发痛的手。

发现这玩意还是个跟随型的。

他把视线投向哪里,那诡异的东西就跟随到哪里。

甩都甩不掉。

朱元璋看得心头火起,冷笑一声。

“咱倒要看看你究竟是个什么妖魔鬼怪。”

他抽出一旁的长刀,对着浮在半空中的屏幕就劈了下去。

力道之大,落地之时将地下的砖石都震出了一道道细细的裂缝。

“还敢教老子做事,这就是你敢指使”

剩下的话没能说完,就噎在喉咙里怎么也出不来了。

朱元璋一抬头就发现,那玩意毫发无伤。

还好端端的在自己眼前。

“嘿,青天白日的,咱这是撞邪了”

“什么邪不邪的又在胡说八道些什么”马皇后听见朱元璋弄出了一堆霹雳乓啷的动静,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见朱元璋握着刀站在屋子中央,马皇后一挑眉“刀都抽出来了怎么这是打算去砍谁”

朱元璋见马皇后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刀。

他像是跟马皇后告状似的,抓过马皇后的手“妹子,这无缘无故的出了个怪东西,说是要考咱。”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拉过她的手指着 空气说得煞有其事的。

她抽出手来摸了摸朱元璋的额头。

“这也没发热啊,怎么大白天的开始说胡话 了呢”

朱元璋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