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3 / 3)

,吃饭说话做饭每动一下就能引来劝谏,邓绥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刘隆好奇问“母后,你有有意向的人算了,不要说了,马许两位师傅就很好,不要再找其他人了。”多一份师傅就多一份功课,还是算了吧。

邓绥笑着摇头,道“行吧,找到像马许这样的师傅不容易。”刘隆闻言笑起来。

邓绥又想起前些日子的日食风波,让阎雪去拿儒生的奏表来。

刘隆接过一一翻看,眉头微微皱起,十分不解“张师傅不是已经证明了日食的原因,怎么还有这么多的弹劾,真是不知所谓,冥顽不灵。”

邓绥道“这些人学的就是这些。”

董仲舒宣扬的天人感应成为社会主流后,儒生就企图利用神灵约束帝王。但很明显,刘隆这位皇帝显然不吃这一套。

张衡证明日食非灾异后,有些人就慌了,纷纷上书弹劾张衡狂悖,企图拨乱反正。

刘隆不屑道“我可不是王莽,受这些人的蛊惑和挟制。”

邓绥摇头道“他们是读书人,隆儿还是要在意一些。”

刘隆明白这些人的惶恐,遇到这样的皇帝让他们有一种失控的茫然,又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慌。

刘隆叹了一口气,转而问起挚恂的工作进度来。邓绥笑道“他已经在附近郡国开始建造学校了。”

刘隆指着这些奏表,叹道“这些人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若将他们放到教育的位置,只怕会培养出一批像他们这样的小古板来。若放弃他们,东汉读书人不多,着实可惜。

他们就像时代留下的痕迹,对自己所学的一切深信不疑,将异议视为异端,一心想恢复昔日鼎盛时期的荣光。

刘隆感到可叹又可惜,又颇感无能为力。

邓绥道“前些日子,挚公上书请求太学成绩优异者可直接受官,以激励学子学习。”

刘隆点一点头道“多渠道人才并举是好事,只是不能泛滥。”

邓绥笑道“隆儿考虑得周全。明经的筹备,只怕还要再等孝廉考试稳定之后才能出。”

“一切都急不得。”在刘隆的预想中,孝廉、明经、明法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当然还有武举。

“再过一两个月,就要举行武举,大舅父那里准备得怎么样了”刘隆问道。

邓绥笑道“考场已经完工,特进让五营兵调试考试的内容。”

刘隆闻言笑起来“大舅父向来做事谨慎细致。等考试举行时,我与母后一起去看如何”

邓绥点一点头,笑道“好。武举的主考官定为特进如何”

刘隆颔首“我也是此意。大舅父从一开始就筹备这件事,朝中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