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我的天后堂妹 太子病逝(3 / 4)

李弘还是去了,李治和武媚娘心如刀割。

这是他们二人的第一个孩子,生在永徽年,那时李治还未彻底掌握朝堂,武媚娘只是一个昭仪,就是这个小小的孩子,陪着他们度过艰难的时光。

李治更是将太子的死归咎到自己身上,本来告诉自己逊位是为让李弘好好养病,结果却成了李弘的催命符。李治焉能不愧疚

李治体弱现在又心怀愧疚,武媚娘不欲他再劳累。于是自己强撑着悲恸安排李弘的葬礼。

“我既然允了弘儿当皇帝,我这阿耶一定要信守诺言。”李治突然说道。

“好。”武媚娘也道。

自从她被立为皇后,弘儿作为她的嫡长子就成了太子。这么多年来,她心中一直是将弘儿视为未来的皇帝,对他倾注了心血。

李治破天荒地将自己的儿子追封为孝敬皇帝,以寄哀思,希望儿子在另一个世界健健康康,永享皇帝的尊荣。

太子病逝不仅是皇家家事,更是国事,后续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李弘临终之前,请求帝后二人让杨妙音归家。杨妙音自从嫁过来衣不解带地细心照料他,人非草木焉能无情

东宫无子,杨妙音守着清苦,阿耶在尚好,兄弟上位怕会照顾不到,不如回家另嫁。

杨妙音哭着不愿,武媚娘不想让儿子留有遗憾,站出来说此事她有安排,将杨妙音改姓武,收做先周国公的孙女。

以后杨妙音,不,武妙音就是她武媚娘的嫡亲侄女,有武媚娘在一日,就没有人敢怠慢杨妙音。

李弘将东宫财物均分给了弟妹和杨妙音,又留了几件给阿耶阿娘做念想,之后带解脱和不舍离开了人世。

李弘去世后,迫在眉睫的是新立太子。

李治和武媚娘的嫡次子李贤顺理成章上位成为太子。与李弘相比,李贤精力旺盛,博学多才,聪颖过人。

李贤小时候,李治对他十分喜爱,但随着长子和次子长大,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李治克制对李贤的感情,有意无意忽视他,时不时地敲打几下。但李治对李贤的教育很重视,相比之下,他对李显和旭轮的要求就放低很多。

显然,李治或者还包括武媚娘,两人下意识地将李贤当做太子备胎培养,一面精心教导,一面刻意打压。

李贤是幸运的,在李弘去世后,他成为了皇太子,帝国未来的主人。

李治将李弘逝去带来的悲伤掩在心底,作为大唐的皇帝,他要为新太子继承皇位铺路。

之前关于李弘登位的种种谋划推倒重来。

李贤不同于李弘,他身体健康,像大唐的其他贵公子一样,热衷打马球,结交文士,聪颖多才,喜好声色,性格强势。

这样的人或许就用不到媚娘来摄政了。

李治心中刚浮现这个念头,它就如野草般疯长。

李贤刚当太子不久后,李治就命令太子监国,多次在与大臣的交谈中盛赞太子处事公允,有大才。

按照传统,太子要修书以扬名。太子李承乾曾令颜师古注汉书,太子李弘曾领人编纂瑶山玉彩,而新任太子李贤与文士们决定注后汉书。

后汉书本纪皇后纪记载“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1

东汉最明显的就是女主专权,李贤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他当太子后选择了注后汉书,收拢文人。

也许是史书之中的史记有南朝裴骃的史记集解,汉书有颜师古的注,轮也轮得到了后汉书,总不能跳过后汉书直接注国志吧。

李贤或许不知道,几十年后的开元年间有两位史学家注解了史记,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以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它们连同裴骃的史记集解被称为“史记家注”,在史学研究史上影响非常深远。

很多人看到后汉书,再看到朝堂之上珠帘之后的天后,纷纷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皇权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投资者。此消息传出,那些反对天后专权的人迅速聚集在太子身边。

李贤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与武媚娘相互争权夺势的道路上,而且越走越远。

李治这位拥有一票否决权的裁判,默默地为新手李贤增加筹码。宰相刘仁轨、戴至德、张文瓘、 郝处俊并兼太子宾客。2

李治的心思自然瞒不过武媚娘。帝后的感情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和考量,两人深沉的关系因为太子李贤的缘故开始往表层浮动。

爱子去世,二子与自己打擂台,李治也站在太子一边。武媚娘最近颇为不顺,神情罕见地憔悴了不少。

“天后,你还好吗”武婧儿担心地问道。

武婧儿收到太子病亡的消息后,立马派人快马加鞭请求返回京师。武婧儿现在已经属于朝廷官员,不能随意离开原地,只能得到召令允许后才能回来。

等她回来,连新太子的册封礼都结束了。

宫殿之内,只有武婧儿和武媚娘两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