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白也真剑仙,剑灵则不然(5 / 7)

舟,朝辞白帝彩云间。那袁首心生疑惑,环顾四周,不知为何自己就站在了悬崖上。

白也仗剑,白衣如雪,站在那一叶扁舟上,一剑斩袁首。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白也仗剑走出山巅月,剑斩切韵。

大瀑飞流直下三千尺,化作一剑,剑光直下斩五嶽。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有亭翼然,青衫剑客,出剑斩那水中大妖仰止。

长风万里,秋雁远去,凭栏高处,剑光直追金甲神人。

一处沙场遗址,铁衣碎尽,白骨累累,白也剑斩白莹。

此外才是符箓于玄所在之处,依旧是原先天地山河,与白也依旧相距百余里。

说来奇怪,今日相逢,今竟然是于玄与白也的第一次近距离打照面。

在这之前,只是双方先后两次遥遥路过,连半句言语都不曾有。

等到白也赢得最得意的说法,没多久就封山封剑,白也闭门谢客太多年,在一座孤悬海外的岛屿,与书和海作伴。

历史上有些大修士不信邪的,想过要去一探究竟,想知道一个明明不是剑修的读书人,怎么就能驾驭一把桀骜不驯的仙剑。

只不过下场都不太好。找不到那处禁制是运气最好,找到了的,往往不见白也,只见剑光,然后灰溜溜回乡闭关养伤。

于玄笑问道“仙剑太白,真有剑灵可以化人”

白也点头道“可以。但是太白,不愿露面。”

于玄大笑道“解我心中一桩大疑惑”

对于四把名动数座天下的仙剑,一直有传闻皆蕴藏一位剑灵,能够以剑道凝聚出人之姿态,常伴主人左右。剑灵本身战力就相当于一位飞升境剑修。故而拥有一把仙剑,就等于拥有一位大道与共的飞升境剑侍。只是四位剑灵的人身姿态,就连于玄都不曾亲眼见过,老友火龙真人,作为龙虎山的外姓大天师,只与于玄说自己见过那剑灵两次,却姿容不定,一次是腰悬天师印的小道童,一次是背剑鞘的女子剑侍模样。

于玄对此半信半疑,毕竟火龙真人骗起人来,真是让人无语,一贯是谁最亲近就骗谁。就像前些年火龙真人在天师府碰了一鼻子灰,随后游历中土,身边带了个年轻道士,嫡传弟子张山峰。

师徒二人也不登山,火龙真人只让于玄下山待客,说是自己弟子胆子小。

那孩子也不知道该说是心大,还是人傻,得知他名叫于玄后,还一脸诚挚神色,只差没说出口前辈运气不佳了,竟然不幸与那符箓于玄同名,因此山上修行,一定没少被人笑话。

太白在内的三把仙剑,久负盛名。每一把仙剑的现世,都会惊天动地。

例如白也剑斩洞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又比如道老二一人仗剑,问剑整座大玄都观,亲手斩杀了一位青冥天下的天纵奇才。

又例如这一代的龙虎山大天师,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继承大天师之位的年轻道士,弱冠之龄仗剑下山,游历人间百年,涉足浩然六洲之地,接连剑斩十一头上五境妖魔,斩得人间万鬼避退龙虎山天师。这才有了那个脍炙人口的说法,“凡有人间妖魔作祟处,便有龙虎山天师”。

唯有第四把,万年以来始终不见真容。据说九座雄镇楼之一的南婆娑洲镇剑楼,就是为了镇压此剑而建造,用以压胜这尊剑灵。也有说是那三千年前横空出世的斩龙之人,当时手持长剑。斩龙之后,就随手一丢,沉剑入海。

浩然天下山巅偶有传闻,其实还有第五把仙剑存世,只是就更加不知所踪了。

除了大玄都观借给白也的这把仙剑太白,其实本名玄都,只是别称太白。落在白也手上,后者名气才压过了前者。

龙虎山天师府,大天师的印剑信物之一,仙剑名为万法。

而白玉京那位被誉为真无敌的二掌教,所持仙剑,名为道藏。

白也转头笑问道“真不走最后的机会了。前辈一旦阴神溃散消失,再加上那枚本命葫芦遗留此地,于老神仙你恐怕连飞升境都要留不住了。”

白也六座心相天地,困不住那六头大妖太久。

于玄揪心不已,自己帮不上什么大忙,帮倒忙肯定不至于,何况自己留在此地,白也就能多出一线生机。

事实上,他确实是以阴神远游扶摇洲,真身隐匿别处,不过连同酒葫芦在内的全副家当,都一起带来了。

白也提起手中剑鞘,说道“劳烦于老神仙,帮忙将此物归还大玄都观。听闻符箓于玄此生遗憾之一,就是不好去青冥天下远游,白也小有功德在身,全无用处,于玄大可以凭此飞升往返两座天下。至于白也手中太白剑,当真是无法物归原主了。再劳烦帮我与孙道长说一声对不住。”

只要于玄收了太白剑鞘,白也就会倾力一剑,齐斩六王座,不管如何,都要为于玄开辟出一条道路。

相信以于玄的符箓手段,哪怕有王座大妖竭力阻拦,于玄依旧不难离开。

不曾想于玄摇头道“只以阴神远游,只舍得半条命来此,已经不够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