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骚操作 朱祁镇时期的大臣们:“???……(2 / 6)

要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平日里对王振可谓是言听计从,同时也幻想着,想像其曾祖父明成祖朱棣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所以听到王振如此之言,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于是朱祁镇连和大臣们商议都不商议,直接做出亲征的决定,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

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确认为朝廷应该以守为主,也曾劝谏明英宗朱祁镇“不必亲御六师,以临塞下”,但谁让朱祁镇非是不听呢,于是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诏令迅速集结军队,两日内出兵讨伐也先。

朱元璋“”

这什么子孙后代脑子如此不清楚

还有对一个宦官言听计从

呵,简直好样的好样的

不过明成祖朱棣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

朱元璋一怔,摸了摸下巴,往老四朱棣那边瞥了一眼这是当了皇帝之后,还亲自深入漠北去作战竟是如此吗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不顾吏部尚书王直等群臣反对,偕同王振率大万御驾亲征。

此次出征,诏下两日大军即匆忙集结启程,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

而且亲征诏书下达后,朱祁镇对于文武大臣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

除此之外,朱祁镇虽然名为亲征,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处处受王振节制,无法按己意指挥作战,而王振根本不懂军事,导致指挥接连失当,最终致使明军屡战屡败

汉朝未央宫。

刘彻和众朝臣听得连连摇头

也不是没人劝谏,这两个可真是够一意孤行的了。

“什么都准备不足,还上下一片混乱,这两日内匆忙集结的大军,能有多少准备和实力”

刘彻冷嗤一声“那太监王振不懂军事,军务大事竟然还皆由监军太监决定,如此儿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明朝朱祁镇时期。

听到此,朱祁镇和王振的脸色更是无法形容的难看,甚至还很没脸。

尤其是王振,脸几乎绿了。

感觉朝臣的目光又再次汇聚过来,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视线与打量其实此刻他内心已经安定不起来了,但不能露怯,也决不能让人抓住把柄话头

不就是亲征失利吗,那干脆就不亲征,再从头计议,这些大臣又能说些什么

他们

以为这样就是初始的过程全貌吗

不不不,当然不止这么简单就算。

太监王振和朱祁镇在两天之内凑合了20万大军,不过号称是50万,然后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

但与此同时与朱祁镇和王振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以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是的,你没听错是100多名的文武官员

不过这么多文武大臣,却全都不能参预军政事务。

是此种情况下所有的一切军政大权,朱祁镇还要全都交给王振一个人专断

这一瞬间,历朝历代诸人竟是绝大部分都不知该作何表情了。

带着100多名的文武官员

100多名

为什么这是要干什么

提前彰显胜利的功绩让人亲眼目睹得胜的姿态

秦王宫。

蒙恬皱着一整张脸和王翦对视一眼,两个武将都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一言难尽”四个字。

之前赵高那厮就已经让他们很想要唾骂,还有宋朝那几个皇帝也是如此可原来人比人,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听到此,嬴政脸上更是一言难尽。

打仗带着武将就算了,带那么多文官是要干什么上战场歌功颂德

还是为了增大鼓舞士气的筹码

但有这么增大的吗

汉朝未央宫。

刘彻等文武大臣们“”

怕不是疯了吧

刘彻以为让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掌管军权,就已经够儿戏的了,没想到还有更儿戏的事情

事实证明,的确是他太“孤陋寡闻”了

卫青和霍去病等武将更是一脸怒意。

他们想了一下,若是作战在外,让一个宦官掌权指挥,怕不是要憋屈死

而其他文臣也是难以理解,行军打仗,带文臣干什么

带也可以,带那么多干什么

这明朝的朱祁镇和那王振,真的是脑子有问题吧

唐朝李世民时期。

一路听到这里,贞观君臣终于是“绷不住”了

100多名随行官员,这哪里是去打仗

如此儿戏,如此仓促“郊游”还差不多吧

怎么能如此轻率和胡乱作为将外出行军打仗当成什么了

李世民紧紧皱着眉“这种行为,当真是叫人一言难尽,无法苟同”

众臣点头,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