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歹竹好笋(2 / 4)

拿着一家老小亲朋好友同僚的人头在做赌注。

就听当初见第一面就怼的他牙痒痒的小子对大帅随意道“陛下今年六十有九,确实到了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还让他老人家为后世子孙操劳,实属咱们做臣子的不忠。

虽然陛下不主动提,但咱们做臣子的,主动为君分忧,也是本分,时刻不敢忘怀。”

听听这话虚伪的,他要是陛下,听了也要让人立刻把他拉出去弄死的程度。

然后他家大帅花生米就酒,美滋滋的吸溜一口,微眯着眼问“这事儿交给你全权处理,你待如何”

就跟农家老汉拎着一捆新挖的大葱乐呵呵问隔壁邻居“分你两颗,要不要啊”一样轻松自在呢

那胆大的小子吃了碟子里最后一口小葱拌豆腐,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眯着眼好一会儿,才笑眯眯的跟大帅说“既然您已经决定了,那就由我去办吧。”

大帅闻言点点头,就算是同意了。

简单的就像是送出去了两颗大葱一样。

然后

然后就没了。

具体的操作细节,只有那小子和大帅知晓,他能知道个大概,全靠大帅对他多年如一日的信任,要不然,他感觉这小子都不愿意带他玩儿。

朝堂上那些日日围在陛下身边打转的朝臣,都不敢生出这种就连想一想都要诛九族的念头,远在千里之外的归临城,道维和周大帅已经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起来。

说起来,他和周大帅之所以能一拍即合,全都要归功于他们相似的理念

他们守的是天下,忠的是百姓。

效忠的不是哪一个皇帝,也不是哪一家王朝。

为了这点,周大帅能委屈自己,委屈妻子孩子,甚至委屈手底下带的士兵,就图一个百姓能有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过。

一旦有人做的事情让他感觉威胁到了他的这个目标,那他也能狠下心铲除威胁,即便这人是当下陛下

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道维和周大帅都属于世俗里那种天生长了反骨的人,也算是知己。

知己最知道怎么才能快速说动对方,怎么往对方心窝子准确插刀,所以道维才能在周大帅犹豫不决的时候,适时地出一把力,让他下定决心来做这件事。

当然这些要砍头的事情都是暗地里秘密进行,知道的人不多。

表面上来看,周父被大帅提拔到身边当差了,周家几个孩子也不知给大帅灌了什么迷魂汤,更得大帅看重了,周家幺儿更是日日往大帅军营里跑。

大帅那边新得几颗梨,一把枣儿,都要让人给周家幺儿送去。

那一家子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家跟着在大帅面前得脸。

要不是周父的功绩实打实摆在那儿,之前的十年也待在致果校尉的位子上没动过,众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们一家给淹没。

可不管背地里有多羡慕嫉妒恨,表面上周家几个孩子翻过年都成了香饽饽,谁家不想巴上他们,飞黄腾达呢

就连老五那种拳头上能跑马的姑娘,也有好些媒婆上门抢着提亲,说的话那叫一个好听“别地儿要姑娘家有大家闺秀的做派,小家碧玉的长相。

但咱归临城这地界儿,就稀罕五小姐这样的性子能力的姑娘,男人不在家的时候,能顶男人用,那才是真正旺家的福星呢”

周母被说的心花怒放,恨不得跟媒人握着双手上演一出相见恨晚,让人家再多说点儿,她还没听够呢

养了闺女十几年,第一回听到这么密集的夸赞,周母心里那个美啊,真想找个人分享分享。

可惜一转头,家里就剩她和周父二人,其他孩子们又不见了踪影,她只能遗憾的跟周父嘀咕几句“你说幺儿他们那上司是怎么想的

还不准他们这两年成亲,一个个大小伙子大姑娘,到了年龄不让成亲,咋的,要存天理灭人欲啦”

周父心说,这事儿你还真怨不到别人身上,制定这规则之人,不偏不倚,正正好是咱幺儿。

至于他咋想的,我这当爹的也不清楚呢。

不过眼下,他对大帅和幺儿他们的谋划猜到了一星半点儿,觉得幺儿他们不成亲也是好的,毕竟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杀头的活计,还是别让无辜之人牵扯进来的好。

一开始王致远将军心里其实是很忐忑的,他们这么干跟造反也没啥差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对归临城的打压几乎到了赤裸裸摆在明面上毫不遮掩的程度。

军需是能拖就拖,不能拖的话,直接就一句话“到处都很困难,朝廷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大问题,能克服的话,你们自己先克服一下。

事情都有个先来后到,需要一件件处理,你们觉得你们的军需很重要,很着急,但北边儿发大水几十万百姓一夜之间流离失所,南边儿干旱,朝廷的主要粮仓歉收,桩桩件件,哪一个不比你们的军需重要

都是朝廷命官,大帅应该能体谅百姓的不容易对吧”

反正这话传开后,就没有不气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