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登闻(二更合一) 在廷杖落到背上的这……(1 / 4)

承安十四年, 吕晓璇征服了九州岛,并将琉球纳入统治区域,领海从南海扩散至东海。

承安十五年,新任泽国户部侍郎金虹珠捧着账本“今年北孟孟东道闹蝗灾, 北孟皇帝不仅没有免税减赋, 还进一步压迫更多钱财,因此那边粮市极为混乱, 有路子的人会去高丽、东瀛许以重利换取粮食。”

“那两个穷地方能产什么粮”吕晓璇吐槽, 高丽和东瀛地方小、地形差, 纬度又高, 从那边进口粮食,那老百姓是不吃饭了吗

她以前只听说过南韩人不睡觉,没听说过人家不吃饭的。

金虹珠“北孟百姓造反频率的确变高了。”

吕晓璇“东瀛和高丽呢”

金虹珠嘲讽“他们毕竟少上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课,反抗的勇气比华夏文明还是差一点的, 高丽的造反已经被压下去了,有几个贵族因此倒台, 东瀛本就处于战乱时期,没饭吃也不是百姓死亡的唯一原因, 苦上加苦罢了。”

吕晓璇发现金侍郎对于高丽的厌恶指数挺高的,真看不出是穿越前还找过南韩男友的人,看来她才穿越那几年在高丽的地界真的过得很差了。

她们商量了海军的发展, 泽国军权有一半在秦湛瑛手上, 尤其是在南禹驻守的那一批陆军, 如今已经完成了和南禹本土的结合, 进入各地卫所编制,但从体制到财务都在变革,并开始从南禹国库里掏粮饷, 这说明瑛瑛正在理顺和接手那边的财政。

泽国军队素质算得上当世第一,某种意义上是泽强禹弱,所以秦湛瑛势必要将两边的势力融一下,而且狠抓财政,早日建立起更好的扫盲教育体系,把那边的军队素质提起来。

毕竟华夏文明是典型的陆权文明,日后禹泽结合也是以禹为主,如果主干弱分支强,就会有分裂的危险了。

聊了一阵,吏部尚书薇妈妈请求见面,又有侍者提醒女皇准备开会,吕晓璇捂脸“行吧,会前见一面,我只有十分钟给她,还有,叫厨房做一碗炒血鸭盖饭,我会后吃午餐,多配点蔬菜,再给我两根香蕉,我需要纤维、维生素和糖分。”

金虹珠还挺有精神“振作点,吕阿姨,享受权力给予我们的忙碌时刻。”

吕晓璇开玩笑“我当然要振作,鉴于我已经是孟、禹、泽三国今年发动战争次数最多的皇帝,不振作起来干活,真不知道那些领土要怎么消化。”

金虹珠“今年也是您的儿子该上战场展现战争天赋的时候了,一想到他是你的孩子,那么他会打仗就和老鼠生来会打洞一样正常了,都是本能嘛。”

吕晓璇的表情一下子冷下来“我把程开路给他了,不管他天赋多高,如果在我还活着的情况下还有谁让我的儿子十八岁前上战场的话,我不介意背着五十斤霹雳弹,然后骑着滑翔伞从天而降把所有让我儿子上战场的人的胃从他们的肠道揪出来”

有杀气

金虹珠被吕晓璇的神情吓到,还是连少女都算不上的女孩缩了缩肩膀,吕晓璇揉了揉脸,调整好表情站起来。

“我开玩笑的,我只负责做好我的事,瑛瑛的道路由他自己选择,现在让薇玲进来吧,在夏收前,要做一波廉政活动。”吕晓璇微笑着,“也不知道瑛瑛在那边怎么样了。”

她揉了揉金虹珠的头,金虹珠仰头看着她,心想,她还是变成了一个皇帝,但这是好事,如果她不是皇帝,自己在这个时代连容身之处都没有。

南禹今年难得风调雨顺,除了年初一场大雨让巴蜀道被洪水冲了一波,堤坝需要维修外,其余地方都第一次有了点歌舞升平、让皇帝能不那么忧愁的好光景。

边境那点战事都不算啥,毕竟北孟再想抢劫,不也被将士们打回去了么

就在此时,浙杭道最大的地方豪族顾家也倒了,顾家倒,皇帝饱,国库一下就充盈了,刘紫妍的病都被喜气冲得好了一半。

整整两千八百万两的赃款,让天下人都说不出话来,知道贪官能贪,地方豪族能剥,可这顾家也太夸张了些,作为四大阁老家族曾经的首领,也是最后被收拾的一家,他们的腐败污秽之处,简直让人惊叹。

其实按理,负责廉政的都察院都要站出来做自我检讨了,可皇帝和太子想了想,发现在他们决定抄顾家前,都察院左都御史亲自站出来反对,麾下还一群小御史跟着摇旗呐喊,整体突出的就是一个不知死活,压根不想抓住太子最后给的机会。

罢了罢了,直接该查的查,该办的办,太子亲自去翰林院还有各衙门的小吏里发掘人才,把看起来还行的人提拔起来。

有些人死了没关系,太子总能从他的人才宝袋里掏出新的人干活,一时之间,朝堂上是彻底没人敢大声说话了。

倒了顾家,浙王府也接着倒,皇帝仁慈,训斥一番后将浙王一家圈禁到大京,世界便依然和平美好了。

偏生此时,有个不顾大家“终于完事了”心态的女子,在许多官员结束休沐后的第二日,这女子穿着一身紫衣,敲响了登闻鼓,此人正是浙王府前世子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