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 61 章 第六十一章(二合一)……(1 / 4)

宁洲相关的事务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 至于项目成员这些,盛泉说不参与就是一点都不参与。

虽然他社交能力为负数,但宁洲的专业领域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她暂时将注意力移到了其他的学生项目上。

虽然一开始就是冲着宁洲来的, 但盛泉也确实有在认认真真的在这大把大把项目里挑选。

当然不是她自己选, 而是她邀请的专业人士分析挑选。

哪怕自己也在参与分析,但王老师每次看到一个他比较看好的项目时,还是忍不住感慨

“哪怕是在我们学校, 学生们在校时能得到的科研机会其实还是不够多。”

虽然是学校派来陪同大老板的,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王老师已经把盛泉看作半个晚辈, 自然也愿意说几句真心话。

“不光是实验室资源有限, 导师也不够用, 即使学生自己去做项目, 一个还没出校又没名气的学生, 项目经费首先就是个大问题。”

他看着手里的项目书叹气“像是这份项目书,一看就知道这学生做足了功课, 底子扎实,成功的几率绝对很高。”

“但是就算是这样, 除非她已经打出了名气,或者导师很有名, 不然基本不会有人愿意投。”

盛泉表示理解,这是肯定的。

哪怕人人都知道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但是论投资, 比起白板一个的学生, 大部分人肯定是选择已经有成果有经验的。

投学生,就代表着做好了将所有钱都亏损的打算,谁会这样干呢

就算是超级富豪们想做善事, 也会更倾向于直接捐款或者建学校,至少学校建起来了,那是明明白白放在那的,确保能用上的。

科研呢他们也许是很愿意直接捐款给c大的,但直接将钱花在学生项目上,那几乎不可能。

因为这钱是真的会打水漂。

大把大把的钱撒下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一场空,对于搞科研来说可太常见了。

如果投给学生,就相当于是本来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几率一场空,直接蹿升到百分之九十。

别看几位老师总开玩笑说,一个亿的大投资,他们都心动想抢。

但实际上,但凡是明白学生做科研窘状的老师,都知道这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一次多么难得的幸运。

这可是彻头彻尾的公平竞争,只要是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

虽然也是竞争力度也很大,但至少,这是专属于他们的机会。

盛泉接过王老师手里的项目书,放在了待终审那一摞

“情况不会一直都这样的,c大二十年前仪器还紧缺呢,现在不也是只要是已面世的c大都有吗”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您且看着吧,c大多天才,只是缺个机会,如果这些天才因为我的投资一飞冲天了,到时候来投学生的企业绝对多到您招待不过来。”

这话说的确实没错,企业跟学校合作当然还是为了盈利,如果盛泉投资在学生身上的钱能双倍三倍的返回来,看到有人吃到甜头了,自然多的是人效仿。

王老师可没盛泉那么乐观“话是这么说,但科研这种事,谁说得准呢。”

他们当老师的自己都有可能做个七八年项目也拿不出成果,如何又能对学生产生太多的信心,毕竟科研就是这样,不是努力了就能百分百拿出成效的。

作为老师,他希望学生们能够有多多的亲自上手实践机会,越多越好。

但作为自己,他是很欣赏盛泉的,难免担心她血亏,一点本都回不了可怎么整。

这样一个支持科研,愿意花费金钱去培养学生的良心企业家,要是为了做这些好事而产生巨大损失,他心里也不是滋味啊。

“我怎么会血亏呢”盛泉倒是基本没担心过这个“您是不是忘了,我的公司是干什么的了”

“大消息”

一个年轻女孩冲进宿舍,兴奋的告知舍友们

“你们知道盛泉为什么要在我们学校的学生项目里挑选几个投资吗”

听到盛泉的名字,本来还只是有点好奇的舍友们瞬间来了精神

“不是说她跟我们学校毕业的一个大佬认识,然后大佬推荐来的吗”

如果要给c大近日热词排个排行榜,盛泉的名字绝对位列榜首。

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关于盛泉的各种信息八卦就已经传遍了整个校园,她有多有钱,人脉有多广,背景有多深厚。

别以为c大学生们就不八卦了,无论智商或成绩如何,他们到底都只二十出头,其中还混杂了一些不到二十的,八卦起来一个比一个上头。

尤其,这可是大金主啊

这个年纪的学生,大部分都精力充沛,学习越努力的,越想干出一番事业出来。

但可惜,大学就相当于是一个预告中的小型社会,在拿着大喇叭告诉他们,都想错了,钻研项目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