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番外,介意勿入(1 / 4)

番外合集 羽春 7217 字 2023-01-03

河边盖的小屋很不好,冬天冷,夏天虫多,四周没有遮拦,附近石子多,想在院子里开一片菜园,都要自己挑土堆地。

每天沿河边来洗衣裳打水的男男女女,过路总能往他们家里张望一眼。

从前想看他们两个哑巴怎么把日子过下去,现在日子过下来了,又要看他们两个哑巴能怎么教会孩子说话。

程蕙兰不急,他们教不会,攒攒银子,可以请人教。

她取了新的香包,给小云程换上,防虫咬。

大人在这地方还能硬熬,小孩子不行。

即使不哭闹,手也忍不住去抓。

家里没有修剪指甲的工具,大的剪子不敢用,一点点的磨,孩子又受不了,趁着他睡觉时剪一点,也长得很快,一不注意,就要抓破皮。

再照看不仔细,还会抓出血。

程蕙兰给他换好香袋,拿了个灰扑扑的帐子撑起来,给他罩着,就开始今天的忙碌。

她娇生惯养十几年,来静河村才开始学做家务,幸而是个胆大姑娘,山村里的虫蚁吓不着她,别的家务也敢下手做,没瑟瑟缩缩怕这怕那。

精挑细选的,当掉了兽头镯后,他们拿了一部分银子盖了间屋子,剩余的买了田地。她会的东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唯有制香、做胭脂这两样,能偶尔拿出去赚点闲钱。

家里少有外客,他俩又都不会说,想来唠嗑的人一看他们两个锯嘴葫芦,就悻悻离去,这手艺藏得很好,没人眼红。

衣服是云仁善起早洗了走的,她不用再去河边自从落水以后,她挺怕水的。

所以云仁善是静河村里少数去洗衣服的男人之一,别人基本都是光棍鳏夫,像他这样成家以后,还要自己洗衣服的,简直独一份。

不过云仁善自己不介意,没分家前,他也这么过来的,现在回家还有口热饭吃。

程蕙兰做饭,是云仁善教的基础流程,大致是个加油放盐放菜的步骤。更多的就没了,他从前在家不怎么做饭,厨房不能进,怕他偷吃。

好在程蕙兰味觉厉害,基本能吃出来佐料味,一样菜做出来,哪个料加多了,她能尝出来,多加改进,几年下来,无师自通,家常小炒已经很像样,还会给小云程做点小宝宝吃的各种糊糊。

现在天热,做汤比较多。

但云仁善要下地干活,午饭就是瓷实的米饭。

当然,只能吃糙米。

给小云程的就是粳米压碎做的米糊糊,早饭后就放进灶里,用小陶罐煨着,中午刚好吃。

程蕙兰侍弄完菜园,顺手掐了两把小青菜,掐段洗净后送进厨房,也把孩子挪进屋。

再出来去鸡圈摸了两个鸡蛋,回去打碎,一个蒸蛋羹,一个揉进面团里。

下午云仁善还要去地里,午间会避开日头,她现在揉面,饭后就可以烙饼,等云仁善要走时,饼子就不烫了。

近日地里忙,家里男人没进山打猎,也没空插鱼。

他们家里人少,想割一块肉吃都人得空。

还好程蕙兰早早想到,过年时把打的猎物都留着。一部分自家吃,一部分跟村里人换猪肉,做的熏肉多,到这时,家里没谁出去,也能沾点荤腥。

不说大口吃肉了,一天有那么几片,解解馋,总能等到喝一回汤的时候。

今天回来,云仁善带了两个青皮瓜,自家地里种的,皮色转白才熟,但到熟的时候,瓜就要被小孩子偷吃了。

去年就是这样,自家人一口没吃到。今年他就提前拿回来,顶上的滕还在,又去菜园里捣鼓了会儿,试图挪家里续命。

家里菜园的土是他从田里挑回来的,瓜苗两头种,地里的活了,菜园里的死了。

现在续命只怕也难,只等藤蔓焉了再看瓜能不能白一点。

程蕙兰给他盛饭,每一勺都压实,一碗又再堆高。

云仁善从前在云仁义夫妻俩手下讨生活,干最累最苦的活儿,吃最少最差的粮,肚皮一天没有饱过,肉片鸡蛋更是别想。

家里剩一点菜油,都要被人倒碗里拌饭,落他这里的,几乎都是野菜配稀粥。

他觉得成亲很好,成亲能吃饱。

喝一口搁缸里放凉的大麦茶,他指着小云程比划了两下。

程蕙兰摇头。

她没有带孩子的经验,云仁善是带过侄子。不过村里闲话多,她有段时间故意往河边凑,听来了不少。

说有的孩子五六个月就会叫爹娘了,慢一点的,到一岁多时,也会了。

小云程如今两岁了,还只会咿咿呀呀。

他天生性子静,没别人逗,家里爹娘不会说话,偶尔发出点声响,就是比他稚音难听许多的咿咿呀呀,学不会也正常。

家里银子都是程蕙兰管,她过日子不够节省,反正不提倡从牙缝里省钱。

她生产时身子亏损,不补不行。云仁善饭都吃不饱,只怕也是一身沉珂旧疾。

余下一个奶娃娃,总不能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