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升任节度使(1 / 3)

长安好 非10 5914 字 7个月前

绣有银龙翻飞的圣旨被徐徐展开,常阔等人跟随常岁宁一同跪下听旨,厅外院中常岁宁的部将们见状也纷纷跪了下去。

喻增宣读圣旨的声音在寂静中尤为清晰“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值去岁倭贼来犯,国朝难安,时有宁远将军常岁宁,自荐留守江都御敌,朕排众议,着尔为抗倭大元帅,时不过一载,尔即肃清倭乱,使江都局面转危为安,威慑异域,扬大盛之国威,实未负朕望”

“尔固年少,为女子身,然智卓绝,文武齐全,于国有功,治下有方,已堪为国朝砥柱,朕上承天命,为国朝生民而虑,特开此先例,赐尔双旌双节,领正二品淮南道节度使职,仍兼任江都刺史,望尔护佑一方,勿负朕望,不失本心,钦哉”

喻增的声音落毕,厅内有着一瞬的寂静。

跪在常岁宁身后的王岳神情震动,激动难当。

淮南道节度使

大盛疆域划分十五道而治,因地方政治需求不同,至多同时设下过十位节度使,但从未有过如他家大人这般年少的

古往今来,不过一人尔

而他何德何能,甫一出山,便跟随见证了这样一位威慑四方的年少奇才的崛起啊

王岳心下震颤间,斗胆微微抬首,只见一行内侍有序入内,手中皆捧有朱漆托盘。

王岳心想,这是要授予旌节了

那些内侍手捧之物不一,有淮南道节度使的信符,门旗,龙虎旌,及麾枪二支

另有一节,为杖形,金铜所制,上镶龙头,龙头之上悬挂朱旄。

喻增双手托起此节,连同卷起的圣旨,捧至常岁宁面前“请常节使,接旨持节受命。”

常岁宁抬手,捧过,双手攥托起微凉的节杖。

常岁宁身后众人,无不静静注视着那双持节的手。

那双手还很年轻,看起来也并不厚重,但十指纤长有力。

这双手接下此物,便代表着淮南道十三州,这十三州内土地,军政,财政今后皆在她管辖调动之内,并掌控治下赏杀大权。

“臣常岁宁,领旨。”

那道青色的背影持节拜下,而后在众人的注目下缓缓起身。

众人跟随拜下起身后的一瞬间,厅内变得嘈杂涌动。

常岁宁起身之际,对上了喻增的眼睛。

她微微一笑,如常道“有劳常侍。”

喻增向她微颔首,心下惊疑之感却不减反增。

“恭喜常节使了”潘公公端着笑脸,上前抬手作揖,感慨道“想去年夏时,咱家才带来了常刺史的任命敕书如今时隔不过一载,常刺史便又升任淮南道节度使节使大人不单年少英才,又这般得圣人信重青睐,实在是羡煞旁人呐”

他是代表着天子而来,言辞间自然更偏向于天子的用人之能,以此让这位锐气过盛的新任节使大人多记两分帝王的好。

但实则,他心中又如何能不清楚,赏罚制度在此,大功在此,大赏必不可少,区别只在于怎么赏

淮南道节度使之位空缺已有两载,朝中各派觊觎此位者不计其数,但徐正业之乱在前,曾受圣上信任的淮南王李通又已病故在节度使的人选之上,便需格外慎重。

朝中本有人借机委婉地提议,如今常岁宁在淮南道之威愈盛,必须要趁早确定新任节度使的人选了

但帝王和一些大臣不这样想,值此关头,如若让一个功勋和威名都比不上常岁宁的人出任淮南道节度使,只恐根本弹压不住她,也弹压不住各州并不安分的官员武将

只恐到头来,压制不成,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淮南道再度陷入乱局之中。

对于如此大功之人,朝廷当下绝不能吝于封赏,更不能急于将猜忌之举摆在明面上,否则只会更失人心。

如此种种思量之下,方才有了这一道封赏的旨意送达江都。

满面笑容的潘公公,内里心情很复杂,想当初,对方主动请任江都刺史,他前来宣旨时,还在内心想着,如此年少轻狂者,来日必会跌落得很惨

可眼下瞧着这景象,一时半刻,倒是很难跌下来了

潘公公暗叹之余,令人奉上了赏赐之物的清单。

升官是必然的,一应赏赐金银田地之物自然也少不了。

常岁宁将单子都交给了王长史过目核定。

主帅的赏赐到了,余下将士们的封赏和抚恤也会先后拨下来,常岁宁打算回头先和老常尽快敲定此事,如此一来待数日后军中庆功,便可论功行赏。

院中那些以荠菜,白鸿,何武虎为首等候的数十名武将们,很快也得知了常岁宁升任的消息,气氛高涨间,他们看到常岁宁从厅中走了出来,在石阶上方站定。

众人赶忙看去,抱拳间,口中错杂不一地喊着“大人”、“主帅”、“将军”,声音却都分外有力。

视线中,那青袍少女却也向他们抬手施了一礼,诚然道“有幸得诸位生死相随,方有我今时之功。此中恩谊,绝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