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终见永宁(2 / 3)

间那些清纯而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回想起与永宁相处的日子,那些无忧无虑、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然而,现实的残酷却将这一切都无情地撕裂。

永宁公主的家人遭遇不幸,国破家亡,她从一个尊贵的公主变成了前朝遗孤,命运的巨轮将她推向了无尽的黑暗。

如今,永宁选择了出家为尼,长伴青灯古佛,将自己的余生寄托在那清冷的寺庙之中。

苏宸想象着她在那青灯古佛前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

他明白,永宁的郁郁寡欢不仅仅是因为家破人亡的悲痛,更是因为她失去了曾经的快乐和希望。

苏宸深吸一口气,努力将心中的情感压抑下去。他知道,他不能让自己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而永宁,他也要去看望一下,不论如何,这都是他在乎的人,更是一直爱恋着他的女人。

在这兵荒马乱的局势下,如果她愿意,苏宸想着把她接回城内,哪怕在他府内继续做僧尼也行。

“备车,去永宁庵”

苏宸下了命令,他要带人去永宁庵,去见永宁公主李紫萱。

永宁庵坐落于栖霞山之上,这座山峦叠翠,层林渐染,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入秋时节,满山的枫叶变得极为绚烂,如火如荼,宛如天边燃烧的晚霞,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每当微风拂过,枫叶便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呢喃。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枫叶上,使得它们更加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永宁庵就隐藏在这片秋色之中,它古朴而宁静,仿佛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庵内的尼姑们每日里诵经念佛,祈祷着世间的和平与安宁。而庵外,游客们则络绎不绝,前来欣赏这绝美的秋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苏宸带着荆云,以及侍卫队,来到了永宁庵外。

如今他身份不同了,地位显赫,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孤身一人。出行时候,数十个侍卫紧随其后,形成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以防范潜在的刺杀威胁。

身处权力漩涡之中,苏宸深知自己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和利益。长江北岸的大宋朝廷,以及南方的吴国政权内部,都存在着想要置他于死地的势力。

这些敌

对势力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准备发动致命的一击。

进入了永宁庵,一些尼姑看到苏宸等人的到来,都惊呆了。

在尼姑中,有个清脆的声音发出“你是,苏公子”

那个少女尼姑正是永宁的贴身丫鬟。

“是我,永宁呢”

“她,她在卧房,身子不大好”丫鬟小桐含泪回答。

“带我过去”苏宸语气中带着一份关爱和不容置疑的意思。

丫鬟小桐激动过后,立即在前面带路,把苏宸引到后院的一排禅房卧室。

因为永宁公主身份特殊,所以她和丫鬟单独住一个卧房,不像其他人都是一排连床,住下十几个人。

丫鬟小桐的心情明显激动起来,她快步走到前面,为苏宸引路,穿过前院的清幽,径直向后院走去。她的步伐轻快而急切,仿佛急于将苏宸带到那个特殊的地方。

来到后院,一排排禅房卧室映入眼帘。这里的环境静谧而庄重,与前院的清幽相得益彰。每一间禅房都简洁而整洁,透露出一股宁静的气息。

然而,永宁公主的卧房却与众不同。她的住处是一间独立的禅房,与其他的禅房相隔一段距离,显得尤为特殊和尊贵。

小桐轻轻推开了禅房的门,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扑鼻而来。房间内布置得简单而雅致,一张木床摆放在里边,有一道帘幕挡着视线。

苏宸走进房间,目光在房间内扫过,看到这一幕,想象着永宁公主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日夜,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他知道,这个房间见证了永宁公主从繁华到落寞的历程,也见证了她从公主到尼姑的转变。

小桐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苏宸的反应。她知道,这个房间对于苏宸来说意义重大,所以她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苏宸收回目光,转向小桐,微微一笑,“有劳你了。”

小桐连忙摆手,“公子客气了,能为公子引路是我的荣幸。”

苏宸点了点头,转身走向那张床,轻轻拉开幕帘,目光落在永宁公主的脸上。

永宁公主静静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仿佛沉浸在深深的梦境之中。她的脸色异常苍白,几乎透明,清瘦的脸颊上没有任何的血色,显示出她身体的虚弱和疲惫。她的长发散落在枕头上,如同黑色的瀑布一般,增添了几分凄美的韵味。

此时,苏宸看着她的模样,他的心不禁一紧,痛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知道,这都是因为永宁公主身体患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的结果。

苏宸凝视着永宁公主,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