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忠与奸(1 / 3)

问题才出,艾格的心就沉下去一大截。

丹妮莉丝在描述伊耿时的用词不是“伪王”,而是“我这位侄儿”

这种细节能暴露出很多东西,其中比较明确的一点就是她就算并非完全相信,也至少是有些怀疑那个年轻的银发王子可能真是她侄儿的。

大概是战争结束得太过迅速顺利以至于这位伪王还没来得及对她造成巨大困扰和实质性利益损害就被镇压,那分潜意识里“血脉亲情”也就没被敌对情绪消磨殆尽。

在这前提下,迟疑和犹豫、不知该如何处置对方,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维斯特洛,造反可还没演变成碰之必死的高压线。

特娘的,早知道西征不这么拼命了。

打个三年五载,让国家分裂上几十个月变得满目疮痍当丹妮莉丝自己的统治摇摇欲坠,她绝对比谁都想杀小伊耿,才不可能神神秘秘地来和他商量“怎么处置我这位侄儿”。

虽然心里犯着嘀咕,艾格面上却是一副知心好友的温和表情。他认真严肃地缓缓点头,朝滚过来的皮球轻轻踢了一脚。

“陛下自己的想法呢”

“别打马虎眼。”丹妮莉丝有些不快地嗔怪,“我就是理不清想法,才来征求你意见的”

“明白了。”艾格表示怀疑,但若女王真心问,他自不可能客气,“陛下能问出这个问题,想必已经清楚小伊耿若不死,会是您统治稳定性的巨大威胁,他随时会被自身的谷欠望、别有心人之人的蛊惑操控,再次做出傻事。”他情真意切地叹息一声,“很遗憾我没能在战场上将其痛快击杀,让陛下陷入两难境地。所以现在我必须问一句,您到底是怕担上弑亲者的恶名,还是真对此人心怀仁慈和亲情如果是前者,在下愿为陛下脏这个手,而如果是后者”

他没有说下去,并皱眉做出了为难不已的表情。

丹妮莉丝也叹息一声,连带着并肩而行的脚步都慢了下来。

艾格没再把皮球踢回来让她满意,但依旧没能领会到自己的意图,却又让她有些烦躁。

“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加入教会皈依七红神,或披上黑衣成为守夜人,总之从此永久放弃继承顺位,不就没必要死了”

女王没有回答问题,艾格却依旧得到了答案丹妮莉丝并不是怕“弑亲者”的名声,而是怕真的弑杀了自己的最后一个亲人。

正牌的伊耿坦格利安被我忽悠了在长城守望呢,眼下这个冒牌货是怎么回事,鬼知道

这句心里话却是不能说,因为他没有证据。

艾格暗暗地深吸口气,喉头上下滚动。

拥有多重身份有时候会带来一些奇妙的困扰,比如自己此刻正面对的情况。

他得经过一番试探和装傻,才能搞明白丹妮莉丝在找的是“哪个自己”。

而现在,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

女王今夜把他从帐篷里喊出来谈话

并不是在与头号支持者或女王之手商讨如何处置敌方首脑;

而是来向守夜人总司令申请对她犯上作乱的侄儿进行正攵氵台庇护的。

若只有后一个身份,面对女王亲开玉口,他肯定不假思索,当即答应甚至亲自去张罗、操办、甚至接人,就像当初对詹姆一样。

但他现在不仅是守夜人的领袖,更是“赠地北方系”的势力利益代言人,和王国的二把手

丹妮莉丝想到的皈依宗教和披上黑衣这两个办法,理论上确实可行,但她忽略或故意无视了的事实是宗教和荣誉这两个紧箍咒的效力,实际上来源于内心道德、世俗眼光和高一层权力者威慑这三合一。

而这三者中,前两个东西其实虚无缥缈,只有兜底的最后一个可靠且坚实。

简单点解释就是通常情况下,当一个皈依宗教或披上黑衣的人决定反悔并背弃誓言,即使他自己内心并不以此为耻,亦不惧世人的流言蜚语,更高层的统治者比如国王也会为了统治秩序的稳固而出手,对这种破坏公序良俗的背誓行为进行追究和惩处。

显而易见,一旦这种限制套在王位的潜在继承人头上或者换一种说法背誓的好处可能就是王位最高权力的本身时,其约束力就会淡薄到几近于无了。

因为收益和代价完全不成正比,掌握了王位甚至还能改编或创造历史来洗白过往

黑衣能让伊蒙坦格利安这样的人安心披一辈子,原因只有他真的不想当国王这一条

小伊耿有没有伊蒙学士那样的觉悟和佛系,艾格根本没把握,也不可能去赌。

首相的沉默让丹妮莉丝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她当然不是真意识不到自己的提议有多么幼稚可笑,只能紧张而急切地给它打上补丁“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对外宣称伊耿坦格利安已经战死,私下里则对他进行放逐,并勒令他改名换姓从此不得再踏上维斯特洛的土地”

“陛下。”艾格打断了丹妮莉丝的絮絮叨叨,丝毫没有掩饰他的无奈和反对,“您的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追随者,都是打着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