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来头不小(1 / 2)

狴犴说完之后,殿中沉默了一阵。

这么一看,纣王不断提升奴隶地位,任用奴隶为官,再给贵族加以田赋,确实是想废除井田制进行田制改革。

可说归说,有道理归有道理,到了手上,又该怎么做呢

李靖颇有些无奈,纣王可以想着不对,就发下诏令让下头的臣子去做,可下头的臣子,得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并且执行啊

到了现在,真正动手的时候,喊着要实现新田制,可新田制是什么呢

井田制沿用千年,一旦废除,该怎么办,两眼一抹黑,谁都不知道。

而且一旦以新法为托,彻底废除井田制,随之必然彻底结束奴隶制,如何不引起天下震动

如何能不引起依靠奴隶、私田而钟鸣鼎食,过着高人一等生活的诸侯贵族们的惶恐不安

到了那时,那些本就有了反心的诸侯,只怕直接竖起反旗。

可不改,也是个问题。

李靖心中一横,道“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田赋改则痛在一时,不改,则痛在万世”

他拱手对着狴犴、獬豸、欧阳天禄三人,诚心道“还望诸位助靖,方能不付陛下重托”

傅家。

年仅二十的傅语,在傅言自杀后,当上了家主。

虽说傅言临死前说了要缴纳田赋,但傅语却并不愿意。

他没有老爹那崇敬先祖的思想,什么效仿先祖傅说之事,骗鬼去吧

助纣为虐他可不干,贵族生活难道不好吗

缴纳一些田赋意思意思得了,真要按照民间那种缴法儿,一年得少多少粮食啊

那时候,还能像这般富裕吗

傅语甚至理直气壮,我这是践行纣王的奢靡治国

今日,却是突然有下人来报“家主,刑部刑部”

“刑部什么”

傅语摸不着头脑,他可没犯法,自新法之后,他谨言慎行,只要不犯罪被抓,傅家就不会有事。

“刑部尚书李李大人来了”

“什么”

傅语皱眉,却是不敢怠慢李靖,匆匆将李靖引入府中。

厅堂上倒是颇为和睦,傅家人有作揖行礼的,有微笑的,有温酒倒酒的,很是恭敬。

李靖却是并未接过酒爵,淡淡道“贵族田赋已入新法,由刑部收取,再移交户部。”

傅语愣了愣,随即微微皱眉,这就不太妙了。

他缓声道“李大人是来收取田赋的在下正好清点出了一些田地,兴许能再缴纳一些。”

傅语决定再缴一些,给李靖与刑部一个面子,反正这般下来,田赋收取遇阻,朝中也会有些逼数,明年必然不会再收。

李靖沉默片刻,摇头道“田赋之事稍后再说,本官今日来此,是想问些事情。”

傅语心中一惊,莫非家中有哪个子弟触犯了新法

他忙是上前,道“还请李大人明说。”

李靖道“不知傅家有多少人口”

傅语颇为自豪,道“我傅家上下九十三口人。”

傅家先祖傅说是奴隶,家里自然没几口人,发迹也是后来的事,也就是说,从武丁时期到现在,短短百年便扩大到了九十三口,真的很能生,多子多福是炫耀的资本

李靖沉默一阵,又问道“家中有下人几何奴隶几何”

“这”傅语一时间说不上,半天之说出几个虚数“家仆约有五百之数,至于奴隶,却是不甚清楚,约莫三千上下。”

这时,李靖忽然道“不对,傅家家仆有六百八十二人,奴隶则有三千三百六十六户。”

傅语一脸诧异,他刚接手傅家家事,没想到李靖竟比自己还了解,精确到了这种地步,应该不是捏造。

这让傅语更觉得李靖的可怕,他怎么知道的这样的清楚如此具体的数目,是哪里来的呢

李靖目光扫过周围,这些数字,都是姚中告诉他的。

姚中投靠了傅家,为傅家传递朝中的消息,可姚中也是朝中官员,自然也能反过来为朝廷传递傅家的消息。

想必这就是纣王不处理姚中的原因所在,这样的人,是双刃剑,用好了,便是好剑。

傅语连声道“李尚书当真是了不起,世人皆传李尚书是仙家弟子,未曾想还学有这等异术,当真奇异。”

李靖却脸色冷然,稍稍停顿之后,厉声道“傅文何在”

傅文是傅语的胞弟,本在一边看热闹,还想着一会儿去拿包瓜子磕,忽然一听李靖叫自己,吓尿了,战战兢兢的回应道“在下傅文,不知李尚书有何指教”

李靖道“如此,便开门见山的说了,傅家的毛衣工坊,是由你负责”

“正是。”

“产出的毛衣为何比其他工坊更多”

傅文一听是这事儿,立即放下心来,理所当然地道“高将军说,剪下的羊毛只有七成可以纺线织衣,在下觉得一只羊的羊毛不多,要省着